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3.7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盧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12~1778)法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主張人權平等,崇尚自然,而言論和作品多控訴社會的不平等,是法國革命思想的倡導者之一。著有《民約論》(或譯《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書,影響後世甚鉅。也譯作「盧騷」。
盧梭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盧梭主義乃指西方十八世紀自然主義學者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教育思想,具體地展現在巴斯道(Johann Bernard Basedow, 1723~1790)的汎愛學校(The Philanthropinum)及福祿貝爾(F.W.A. Froebel, 1782~1852)設立在開漢(Keilhan)學校的教育理論。盧梭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但是他並不是一位學校的教師;德國教育家巴斯道採取盧梭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精華,實際應用於汎愛學校的教育實施上,即此處所謂之盧梭主義。巴斯道強調自然、學校、生活三者要彼此相輔相成;他相信一個人的成長,不是一蹴而...
盧梭的教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的教育計畫主要見於〔愛彌兒〕(Emile)一書。他秉於自然教育的理念,認為兒童之所以變壞是由於來自於社會的汙染。因此,自然教育也等於是消極的教育。愛彌兒一直遠離社會,直到快要成年了才進入社會。以下是盧梭對各階段教育的畫分及重點:
  1.嬰兒期:從出生到兩歲,此一階段最重要的是保持嬰兒的健康;他主張母親要親自餵母奶,這不但符合自然,而且是母愛的極致。他又根據自然的原則,提出育嬰的各種方法。
  2.兒童期:從二到十二歲,兒童不是小大人,不能以成人的眼光視之,應該給兒童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此一時期開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色的。如:「盧矢」。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上穿引橫線的器具。如:「梭子」、「飛梭」。
形容往來速度很快。如:「日月如梭」。
一針見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轉用字面義,表示一針下去,血即湧出,用來比喻言論簡潔透澈,深中肯綮,如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文集六.盧梭學案》:「案此論可謂一針見血,簡而嚴,精而透矣!」
斐斯塔洛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受盧梭影響, 裴斯塔洛齊參照《愛彌兒》的內容,訓練自己的兒子,每天把教育兒子的經過及兒子生長的情況記錄下來。二、主張教育如植樹,人一出生即賦有畢生的機能,如同種子一般,教育僅在提供適當的環境使其發展循序實現,並慎防外界擾亂自然發展的進行。其教學大約可分兩種:愛的教學,知的教學。三、裴氏教育理念較盧梭更進步。(1) 教育的對象應為全體兒童(非少數人),故被尊為國民教育之父。(2) 注意貧困家庭的兒童教育,孤兒教育、貧民教育。(3) 個人與社會分不...
大單元設計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差異心理學:適應幼兒的個別差異。3.根據杜威學說:如「教育即生活」、「從做中學」學說。4.根據盧梭自然主義的學說:即以「幼兒」為出發點,主張「兒童本位」的教育。5.根據經驗主義直觀教學:即注意實際的教材和直觀的方法。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單元、教學法、課程英文關鍵字: Unit、teaching methodology、Curriculum 參考資料武素萍、楊中宜、郭靜宜著。幼兒教保活動設計,2003年1月,頁4-19~4-22,啟英文化有限公司。
個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傾向於提倡保護或保障個人自由的法律,但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群體之下的法律。 個人主義和社會讓-雅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社會契約)」理論主張,個人的意願註定必須服從於所謂的「公意」。這種將個人地位置於群體之下的理論在根本上與個人主義的哲學相反,個人主義強調個人進入社會的目的是為了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或至少有其權利去替他自己的利益著想,而無須考量社會的利益(但個人主義者不該等同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反對任何要求個人犧牲其私利以達成「更高」社會目標的意識形態。社會和團體可能是不同的,這取決於它們是屬於「利己的」(個人主義的、或追...
皮亞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9)。一九一九年起巴黎大學研習二年;特別研究兒童的思維推理的過程。一九二一年他返回瑞士,出任日內瓦盧梭研究所所長。一九二五年以後,任教納沙泰爾大學。一九二九年任教日內瓦大學先後達二十五年之久。一九五五年在日內瓦建立了國際發生認識論中心,並擔任主任。他認為兒童的智能發展至成人時期,經過若干不同的階段。由簡單的概念發展成較高層次的概念,而完成智能的增長。他所提出的發生認識論,將智能發展分為四個階段,即:(1)感覺動作階段(兩歲以前):兒童透過感覺和動作去認識周圍有形的環境;(2)而通思階段(二~六或七歲之間):兒童對符號發...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