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0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相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抵消。如:「上個月的營業收入與固定開銷相抵後,還剩下二成的利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互、彼此。如:「互相」、「相親相愛」、「守望相助」、「兩地相思」。
比較一下,合併著說兩方面比較的結果。如:「相較」、「相異」、「相像」、「相稱」、「相得益彰」。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由一方面進行。如:「實不相瞞」、「出門相迎」、「有事相煩」。
外表、容貌。如:「面相」、「相貌」、「福相」、「寒酸相」。
察看、審視。如:「相命」、「相親」、「相機而動」、「人不可貌相」。
輔助。如:「相夫教子」、「吉人天相」。
官名。如:「宰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互相抵消。如:「收支相抵」。宋.晏殊〈清平樂.春花秋草〉詞:「總把千山眉黛掃,未抵別愁多少。」清.孫奇逢《中州人物考.卷五.方正.常知州維翰》:「然停賦則病國,吾願輸家財抵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折算、相抵。元.關漢卿《竇娥冤.楔子》:「我有心看上他與我家做個媳婦,就准了這四十兩銀子,豈不兩得其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支相抵後所獲得的利益。《戰國策.秦策五》:「歸而謂父曰:『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文選.張衡.西京賦》:「鬻者兼贏,求者不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對換、相抵。[例]折價、折現
自相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韓非子.難勢》:「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比喻行事或言語先後不相應、互相抵觸。《魏書.卷八八.良吏傳.明亮傳》:「辭勇及武,自相矛盾。」
矛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矛、盾,武器名,古代兩種功用不同的兵器。相傳有一人賣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堅固,任何東西都戳不破。後來又誇他的矛最銳利,什麼東西都能刺進去。一人問他若拿他的矛來刺他的盾會如何,他卻回答不出來。典出《韓非子.難勢》。後比喻言語行為自相抵觸。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以言相抵。如:「頂嘴」、「頂撞」。《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憑著官叫他說甚麼,就是甚麼,那裡還敢頂一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寧波的教案,辦得太軟了,官倒沒事,只百姓吃了虧,要是能夠頂上幾句也好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牴觸。明.張自烈《正字通.手部》:「捂,相抵觸也。」唐.柳宗元〈送元十八山人南遊序〉:「又況楊、墨、申、商、刑名、縱橫之說,其迭相訾毀抵捂不合者,可勝言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