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真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核生物的一群,菌體由單細胞或為多細胞由菌絲組成,具有細胞核,但缺乏葉綠素,不能行光合作用。通常以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物體上,靠菌絲體吸收外界現成的營養物質維生。種類繁多,大部分能產生孢子。分布廣泛,常見的如酵母菌、黴菌、蕈類等。
真菌的有性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菌的繁殖方式可分為無性(asexual)及有性(sexual)二種。而有性生殖包括了細胞質及細胞核的融合(fusion)二個重要步驟。在能行有性生殖的真菌中有些是行自體受精(self-fertilizing),在同一條菌絲上產生能共存且互相配對的有性配偶子(gamete),另一些則須有外來的配偶子,即在兩條不同的菌絲間有能互相配對的配子。因此隨著品種的不同,有性生殖可在由配偶器官(gametangia)產生的具單套染色體(haploid)的配偶子間或菌絲之間進行。經由細胞質以及細胞核的融合後會產生具有雙套染色體(diploid)的接合子(zygote),然後再進行減數分裂(meiosis...
真菌之無性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菌在生活史中會以無性生殖之方式產生各種無性孢子,如端生孢子(conidia),係由菌絲尖端形成;節孢子(arthrospores),菌絲分節形成;孢囊孢子(sporangiospores),孢子形成於囊狀構造;厚壁孢子(chlamydospores),菌絲斷節形成,或芽生孢子(blastospores),由菌絲出芽形成的。不同種類之真菌,各產生不同形狀的無性孢子。如下圖所示(R. M. Atlas, Principles of microbiology, 1995)
土壤真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土壤具有真核的單細胞或多細胞分枝絲狀體或單細胞的個體,屬於真核生物。真菌的特徵為具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胞子及菌絲體行無性或有性繁殖。常見的真菌有藻菌綱(Phycomycetes)、子囊菌綱(Ascomycetes)、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及不完全菌綱(Fungi Imperfecti)等。上述真菌大多屬好氣腐生菌,少數為寄生在植物並具有病原性。真菌的菌絲體具有分解有機物的能力,有些孢子具有繁殖能力,有些孢子如厚膜孢子(chlamydospore),菌核(sclerotia)則為休眠體,可抵抗外界惡劣環境。真菌的生理習性與細菌有異,前者性喜酸性土壤,為森林土壤中的主要分解者。
真菌毒素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產毒真菌在糧食或飼料腐生或寄生後產生有毒代謝產物或毒素,人畜食用這些已被污染食物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參見真菌毒素mycotoxin)。黴菌毒素中毒(mold poisoning)為真菌毒素中毒之一部分,其中毒之特性為(1)不會傳染,無流行性但具地方性、季節性及波動性;(2)抗生素治療無效;(3)罹病人畜體內無病原菌;(4)中毒的發生通常與食物或飼料有關;(5)可疑的食物或飼料有發黴的跡象。中毒可分成四類:(1)真菌本身含有毒素,人或動物誤食而中毒;(2)真菌本身含有毒素,糧食、飼料或牧草被污染而帶毒,如麥角中毒、赤黴病麥中毒;(3)真菌在糧食或飼料腐生或寄生後產生之有毒代謝產物,如黃...
不孕真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會產生任何孢子的真菌,稱為「不孕真菌」。
真菌毒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菌本身含有之毒素或其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之有毒代謝產物或毒素。多為低分子化合物,抗原性小,不能使人體產生抗毒素,也不會引發人體抗原抗體反應、耐高溫。對人或動物可產生各種急、慢性毒性,或致癌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不虛假的。如:「真實」、「真正」、「真心」、「真人真事」、「千真萬確」。
非常、確實。如:「真好」、「真快樂」、「真喜歡你!」、「他說得真有道理。」
清楚、明白。如:「看得真」、「聽得很真!」
自然、本性。如:「天真」、「本真」、「率真」。
原來的樣子。如:「寫真」、「傳真」、「失真」。
仙人。如:「太乙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稱不含葉綠素的低等植物。沒有莖、葉,無法自行製造養分,以腐生或寄生為營生方式。如細菌、真菌、地衣等。[例]黴菌、毒菌、真空殺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寄生於枯樹木根的菌類。有青、白、黃、赤等色,可以入藥。傳說服用後可以長壽或成仙。如:「靈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