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71.24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真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指現象的本質。《文選.王巾.頭陁寺碑文》:「蔭法雲於真際則火宅晨涼;曜慧日於康衢則重昏夜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不虛假的。如:「真實」、「真正」、「真心」、「真人真事」、「千真萬確」。
非常、確實。如:「真好」、「真快樂」、「真喜歡你!」、「他說得真有道理。」
清楚、明白。如:「看得真」、「聽得很真!」
自然、本性。如:「天真」、「本真」、「率真」。
原來的樣子。如:「寫真」、「傳真」、「失真」。
仙人。如:「太乙真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界。如:「水際」、「邊際」、「天際」、「一望無際」。
前後交接之時。如:「春夏之際」、「建校之際」、「危急之際」。
彼此之間。如:「人際」、「校際」、「國際」。
機會、遭遇。如:「際遇」。
交接、會合。如:「交際」、「風雲際會」。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貓」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
立竿見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朱庭珍《筱園詩話》卷一:「立意宜審某意為題所應有,某意為題所應無,……一一審擇於微,分毫不爽,於題之真際妙諦,一眼注定,不啻立竿見影。」
鶻崙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貓」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
本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以青、黃、赤、白、黑五色為正色,稱為「本色」。
2.未加塗染的原色。唐.崔令欽《教坊記》:「聖壽樂,舞衣襟,皆各繡一大窠,皆隨其本色。」
3.原來的面貌、特色。宋.陳師道《後山詩話》:「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紅樓夢》第四○回:「我們莊家人,不過是現成的本色,眾位別笑。」
4.本行。《新唐書.卷一六三.柳公綽傳》:「仲郢以為醫有本色官,若委錢穀,名分不正。」
5.舊時納稅的名目。指原定徵收的實物田賦。《明史.卷七八.食貨志二》:「十七年,雲南以金、銀、貝、布、漆、丹砂、水銀代秋租。於是謂米麥為本色,而諸折納稅糧者,謂之折色。」
渾崙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貓」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
二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賢主人與嘉賓。因兩者難兼得,故稱為「二難」。唐.王勃〈滕王閣序〉:「四美具,二難并。窮睇盼於中天,極娛遊於暇日。」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三齣:「四美二難真際會,九棘三槐盡我儔。」
渾淪吞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心玄悟,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主張真正的見性,身邊事物隨手拈來,啟人禪機。昭宗時圓寂,年一百二十,諡真際禪師,世稱為「趙州古佛」。 (3) 南泉:釋普願(西元748∼834),唐高僧。精練玄義。貞元十一年,掛錫池陽南泉山,自建禪齋,足不下南泉三十餘載。有「南泉斬貓」公案留世。 (4) 鎮州:地約在今河北正定縣一帶。後漢時稱鎮州,宋代初期延用,後升為真定府。 (5) 九峰:生卒年不詳。曾受法於延壽禪師。 (6) 延壽:釋延壽,生卒年不詳。棄吏出家,五代時於杭州永明寺,倡導禪淨兼修,發揚「淨土思想」,圓寂後賜號「智覺禪師」。 (7) 渾崙:同「囫圇」、「渾淪」。指整個的,完整的。〔參考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