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1.10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眼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軀體背側黃褐色,腹側黃白色。前翅前緣弧形,於M1脈與CuA2脈末端突出,於低溫期更加顯著。後翅1A+2A脈末端突出,於低溫期成明顯小尾突。翅背面底色泥黃色,沿外緣有暗褐色線。前翅於R5、M1、CuA1室有眼狀紋。中室端及中室內各有一黑褐色鏤空紋。後翅前側有一大眼紋,後側時有一小眼紋。翅腹面有季節變化,於低溫期底色深褐色,翅面中央及亞基部各有一道細線,亞外緣另有一波狀線,高溫期底色淺泥黃色,中央有淺色細條,其外側有數枚明顯眼紋。中室端及中室內有黑褐色鏤空紋。緣毛褐色雜白色。
眼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觸角泛白。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黃白色。前翅前緣弧形,外緣於M1脈末端突出。後翅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黑褐色,沿外緣有白色線紋。前翅於M1及CuA1室有一眼狀紋。中室端及中室內有一橙色細帶。翅面外側有白帶,形狀Y或V字形。後翅M1及CuA1室有一眼狀紋。雄蝶於後翅有具金屬光澤的藍色紋,雌蝶缺乏金屬光澤且色彩變異大。腹面底色淺黃褐色,眼紋位置與背面同。翅紋複雜,前翅近基部有三道橙色短條,翅面中央有暗色線,於前翅黑色,於後翅褐色。前翅白紋如翅背面。後翅外側有波狀線,翅基有數只鏤空紋。緣毛暗褐色與白色相間。
眼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淺褐色。前翅前緣弧形,外緣於M1脈末端突出。後翅1A+2A脈末端突出,外緣波狀。翅背面底色暗褐色,翅面有三道暗黃褐色曲帶,後翅中央偏外側有小眼紋,前翅也有模糊眼紋列。翅腹面底色褐色,時泛藍紫色。眼紋位置與背面同。前翅基部有三道暗色短條,翅面中央有一暗色線,於前翅曲線,於後翅近直線。亞外緣有一暗色波狀線。翅面時有白色鱗散佈。前翅R4室於R4及R5脈交會處時有一黃白色小紋。緣毛暗褐色。
波紋眼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Junonia atlites (Linnaeus, 1763) 波紋眼蛺蝶 Junonia atlites (Linnaeus, 1763) 波紋眼蛺蝶又稱為灰擬蛺蝶。本種成蟲展翅寬約50–60mm。成蟲前翅略為三角形、外緣有凸出的弧形,後翅扇形、臀區略內凹。雌雄差異不明顯。翅背面為灰褐色,翅外緣有兩條褐色波狀紋,往內有一排褐色圈紋,部分圈紋內有橙色跟黑色組成的圓斑,在翅中央附近有褐色斑紋。翅腹面斑紋與背面相似,只是顏色較淺且眼紋不明顯,但是後翅中央明顯有一條褐色線紋。幼蟲以爵床科的賽山藍、柳葉水蓑衣及莧科的空心蓮子草等植物為食。 本種是華南常見的蝴蝶,1990年代首度在臺灣被發現,目前已確...
鱗紋眼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軀體背側暗褐色,腹側黃白色。前翅前緣弧形,外緣於M1脈末端突出、CuA2脈末端略突出。後翅外緣波狀,M3脈末端最突出。翅背面底色暗褐色,沿外緣有黃白色線紋。前翅於CuA1室有一眼狀紋。中室端及中室內有一黑褐色短線及黃白紋。翅面中央有曲線排列黃白色小斑。後翅M1及CuA1室各有一眼紋,Rs及M2室亦常有一小眼紋。翅腹面於前翅CuA1室有一明顯眼紋,後翅M1及CuA1室有小眼紋,紋斑紋季節多變化,於低溫期個體斑紋模糊,底色黃褐色為主,常泛磚紅色,高溫期個體翅面有數道波狀帶紋。緣毛暗褐色與黃白色相間。
南洋眼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型蛺蝶,翅膀正面紅褐色,基部則呈現深褐色,前翅中室有兩條褐色斑塊,後翅亞外緣具有一列紅色眼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視覺器官。如:「眼睛」、「眼鏡」、「眼淚」。
小孔。如:「針眼」、「鑽一個眼兒」。
要點。如:「字眼」、「節骨眼」。
看一下。如:「我一眼就看出他來了。」
下圍棋時稱中間的空處為眼。
眼紅:A>眼睛生病,發紅。B>心有不平。如:「見人家好,他就眼紅。」、「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眼線:A>捕捉盜賊時,提供情報或線索引導破案的人。B>化妝時畫在眼睛四周的線條。
量詞。用於計算眼睛看的次數的單位。如:「多看兩眼」、「瞪了他一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昆蟲。體形小,四翅大,多彩色。頭上有對複眼,兩個單眼,胸前長三對步行腳。喜歡在花間飛舞,傳播花粉。種類很多,如粉蝶、黃蝶等。俗稱為「蝴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蛺蝶」條。
蛺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蛺蝶科。成蟲軀幹黑、藍兩色相間,下面灰褐色,翅赤黃有黑紋。吃麻類植物葉子,對農作物有害。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