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式各樣的說法。如:「眾說紛紜」。漢.揚雄《法言.學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聖人而知眾說之小也。」
眾說紛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式各樣的說法紛亂不一致。元.戴表元〈跋濂溪二程謚議〉:「然當純公既沒,眾說紛紜,卒能堅忍植立,而不墜其師法者,伊川先生之力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話語表達自己的意思。如:「說話」。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解釋。如:「說明」、「說理」、「解說」、「說清楚」。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親事」。
文體的名稱。如:「小說」、「偵探小說」、「少年小說」、「長篇小說」。
用言語勸說別人,讓他聽從或採納自己的意見。如:「說服」、「說客」、「遊說」。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數量多。與「寡」相對。[例]眾多、眾人、眾說紛紜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燈會元.卷一一.臨濟義玄禪師》上堂,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豎起拂子1>,僧便喝,師便打。又僧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亦豎拂子,僧便喝,師亦喝。僧擬議,師便打,乃曰:「大眾!夫為法者,不避喪身失命。我於黃檗先師處,三度問佛法的的大意,三度被打,如蒿枝拂相似。如今更思一頓,誰為下手?」時有僧出曰:「某甲下手。」師度與拄杖,僧擬接,師便打。 〔注解〕 (1) 拂子:驅除蚊蠅的用具。禪家喜以拂子作為莊嚴具,住持等手持拂子上堂為大眾說法,即所謂「秉拂」,所以拂子即為說法的象徵。拂,音ㄈㄨˊ。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挈領」。見「提綱挈領」條。 01.宋.朱熹〈呂氏家塾讀詩記後序〉:「今觀《呂氏家塾》之書,兼總眾說,巨細不遺,挈領提綱,首尾該貫。」 參考詞語︰綱提領挈注音︰ㄍㄤ ㄊ|ˊ ㄌ|ㄥˇ ㄑ|ˋ漢語拼音︰gāng tí lǐng qì釋義︰即「提綱挈領」。見「提綱挈領」條。 01.宋.朱熹〈通鑑室記〉:「大者綱提領挈,細者縷析毫分,心目瞭然。」 02.明.宋濂〈杜詩舉隅序〉:「一覽之頃,綱提領挈,不待註釋而其大旨煥然昭明矣。」
面面相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西遊記》第七六回:「二魔把三藏慈憫善勝之言,對眾說了一遍。一個個面面相覷,更不敢言。」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說紛紜,無法得到一致的結論。如:「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也作「莫衷壹是」。
躍然紙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躍然紙上」是指書畫描繪的對象非常生動逼真,像在紙上跳動一般。如清代薛雪《一瓢詩話》中提到李商隱〈錦瑟〉詩,表達了一些自己比較獨特的看法。李商隱是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人。他的〈錦瑟〉詩全文是:「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此詩的解讀眾說紛紜,薛雪認為都是主觀的看法,因此他覺得全詩的妙處,應該就在起句「無端」二字,正由於「無端」這沒來由的思緒才會衍生出許多悲傷感歎;如果能這樣體會,則詩的神韻旨意,便「躍然紙上」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而亂的樣子。如:「眾說紛紜」。《文選.班固.東都賦》:「千乘雷起,萬騎紛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