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矛盾律     
瀏覽人次:150 收藏人次:0
理則學上指既已肯定一事物,不能同時又否定它,若已否定它,也不得同時又肯定,即不能同時肯定又否定一事物。也稱「不矛盾律」。
    
瀏覽人次:13246 收藏人次:3313898
法則、規章。如:「法律」、「定律」、「金科玉律」。
約束。如:「自律」、「律己甚嚴」。
音樂的節拍、高低。如:「旋律」、「音律」。
統一。如:「一律」。
律詩:一種詩的體裁。有固定的格式,並講究押韻、對仗等。有五言與七言兩種。
矛盾     
瀏覽人次:11832 收藏人次:580551
1.矛、盾,武器名,古代兩種功用不同的兵器。相傳有一人賣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堅固,任何東西都戳不破。後來又誇他的矛最銳利,什麼東西都能刺進去。一人問他若拿他的矛來刺他的盾會如何,他卻回答不出來。典出《韓非子.難勢》。後比喻言語行為自相抵觸。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
2.理則學上指不可同為真,亦不可同為假的概念或命題。
    
瀏覽人次:6006 收藏人次:1434353
古代一種長柄直刺的武器。如:「長矛」、「矛盾」。
    
瀏覽人次:3730 收藏人次:384274
戰爭時用來抵擋外來武器攻擊,以保護身體的兵器。如:「籐盾」、「盾牌」。
盾形的獎座或紀念品。如:「金盾」、「銀盾」。
比喻支持或援助的力量。如:「後盾」。
矛盾:A>言語行為相互牴觸。如:「他的話前後矛盾,顯然這件事有問題。」B>兩種勢力相互衝突。
統戰     
瀏覽人次:506 收藏人次:128555
統一戰線,是中共三大法寶之一。其方法是根據矛盾律,把敵人內部劃分為左、中、右三派,採聯左拉中打右的作法,確立主要敵人和次要敵人,然後爭取多數,以打擊主要的敵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