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7.16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事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理寺院中一切事務的僧人。《董西廂》卷一:「乃呼知事僧引於塔位一舍後,有一軒,清肅可愛,生令僕取行裝而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人。如:「僧侶」、「僧人」、「貧僧」、「老僧入定」、「僧多粥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知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曉事、懂事。《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商小姐見兄弟小時母子伶仃,而今長大知事,也自歡喜他。」
2.職官名。民國初年稱一縣的長官為「縣知事」。今改稱為「縣長」。
僧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的出家人。唐.白居易〈留題天竺靈隱兩寺〉詩:「僧徒多悵望,賓從亦裴回。」《董西廂》卷一:「由是僧徒知生疏於財而重於義,過善之,乃呼知事僧引於塔位一舍後。」也稱為「僧眾」。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