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6.2982 ms
共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懂得修養品德。《論語.衛靈公》:「子曰:『由,知德者鮮矣。』」《文選.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2.懂得感謝別人的恩德。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磨障套.三煞〉:「萬萬人感恩知德,刻骨銘心,恨不得展草垂韁。」
|
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
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感激在心,永難忘懷。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遭磨障套.三煞〉:「萬萬人感恩知德,刻骨銘心,恨不得展草垂韁。」《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感佩不忘,曰刻骨銘心。」也作「銘心刻骨」、「銘肌鏤骨」、「銘心鏤骨」、「鏤骨銘肌」、「鏤骨銘心」、「鏤心刻骨」、「刻骨鏤心」。
|
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總指一切所有的詞。《詩經.邶風.雄雉》:「百爾君子,不知德行。」
|
布帛菽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帛,指布匹衣物。菽粟,指豆、稻等日常食物。布帛菽粟比喻雖屬平常,卻連一日都不可缺少的事物。《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程頤傳》:「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
個體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塔格拉斯之名言,認為人是萬物一切的衡量標準。「個別的人」不只衡量萬物之是非,也衡量一切的善惡及美醜。知德合一上述的「個人是萬物的尺度」內容中,蘇格拉底則認為「個人」應改為「好人」。所謂的好人,就是知識與品德兼備者。強調「知即德,無知即惡」,並認為「知德合一」是個人的最高教育旨趣。社會是個人的集合體柏拉圖認為個人性的美德若能章想在城邦的大我中,即完成公民要件。並認為人性分為下列三種成分,並認為在大我的城邦中,三種人性的德都能適得其所,則達到「正當」(...
|
舟中敵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紂時,左有孟門,右有太行,北有恆山,南有黃河,但殷紂不德,雖恃諸陰,結果仍為周武王所殺。由此看來,可知德行比山河的險峻尤為重要。為王者如不修德行,說不定連最親近的同舟之人,也可能盡為敵國。」 武侯連連地頷首稱是。「你說的很對,你說的很對!」並且隨即封他為西河太守,從此,吳起的名氣比以前更為響亮了。 解釋 比喻即使親信的人,也有可能背叛的意思。 詞意 相似詞:無相反詞:無 例句 即使在好的朋友也可能舟中敵國,因此要把秘密講出去時要三思而後行.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