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33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聰慧的人能深入了解,凡事不會疑惑不決。語出《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助詞。A>用於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光陰者,百代之過客。」B>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禮尚往來,乃人情所不能免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疑難、不明白。如:「疑惑」、「困惑」。
迷亂。如:「迷惑」、「妖言惑眾」。
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迷惑。《論語.子罕》:「知者不惑。」《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我有三不惑:酒、色、財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愁、擔心。如:「杞人憂天」。《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唐.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膽量的、力氣大的。如:「英勇」、「勇氣」、「勇士」。《論語.憲問》:「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智者不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智慧的人不易被迷惑。「智」文獻異文作「知」。《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不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擔心、不憂慮。《論語.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漢.賈誼〈鵩鳥賦〉:「德人無累,知命不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