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知貢舉     
瀏覽人次:301 收藏人次:0
舊制,會試時的正副主考官。猶鄉試之監臨。
    
瀏覽人次:22094 收藏人次:3931893
扛起、抬起、往上托。如:「舉手」、「高舉」、「舉重」、「舉頭望明月」。
提出。如:「舉例」、「列舉」、「檢舉」。
推選。如:「選舉」、「推舉」。
全部的、整個的。如:「舉世聞名」、「舉國歡騰」、「舉世公認」、「舉國上下」、「舉家遷移」。
行為、動作。如:「舉止」、「壯舉」、「義舉」、「善舉」、「一舉一動」。
起、興起、發動。如:「舉義」、「百廢待舉」、「大舉進攻」。
生養。如:「一舉得男」、「中年舉子」。
    
瀏覽人次:20347 收藏人次:5059756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瀏覽人次:6873 收藏人次:681425
古代指臣屬向君王的奉獻。如:「進貢」、「貢品」、「貢物」。
貢獻:將力量或財物獻出。如:「我們要將所學貢獻給國家社會。」
貢舉     
瀏覽人次:834 收藏人次:0
舊時拔舉人才的方法。古時諸侯歲貢士於天子,且民間又有鄉舉里選之制,二者皆是取士之法,後合「貢」「舉」之名,稱為「貢舉」。
門生     
瀏覽人次:2151 收藏人次:123985
2.科舉時代,考試及第者,對主管官的自稱。《通俗編.仕進》:「知貢舉,稱新進士為門生,惟起於唐之中葉耳。」
失當     
瀏覽人次:1066 收藏人次:465434
不妥當、不適宜。如:「處置失當」。《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三》:「翰林學士、知貢舉李昉坐試人失當,責授太常少卿。」
宋之問     
瀏覽人次:443 收藏人次:0
宋之問(約650至656~712至713間),唐代詩人。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曆洛州參軍、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因諂事張易之兄弟,曾貶瀧州參軍。召為鴻臚主簿,再轉考功員外郎,又諂事太平公主。以知貢舉時貪賄,貶越州長史。睿宗即位,流欽州,賜死。宋之問與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為近體律詩定型的代表詩人。主要作品息夫人  可憐楚破息,腸斷息夫人。仍為泉下骨,不作楚王嬪。  楚王寵莫盛,息君情更親。情親怨生別,一朝俱殺身。 初到陸渾山莊  授衣感窮節...
洗垢求瘢     
瀏覽人次:331 收藏人次:0
語本《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所好則鑽皮出其毛羽,所惡則洗垢求其瘢痕。」指洗掉汙垢後,仍尋求瑕疵。比喻故意挑剔他人的過失或缺點。金.劉祁《歸潛志》卷九:「張承旨行簡知貢舉,惟以格律痛繩之,洗垢求瘢,苛甚。」也作「洗垢尋痕」、「洗垢索瘢」。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