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22072 收藏人次:3361326
1.把彎曲的物體弄成直的。《荀子.性惡》:「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然後直。」《漢書.卷六四.嚴安傳》:「今天下鍛甲摩劍,箭控弦。」
2.糾正、匡正。如:「痛前非」。《漢書.卷一○.成帝紀》:「民彌惰怠,鄉本者少,趨末者眾,將何以之?」
3.高舉。通「撟」。《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策扶老以流憩,時首而遐觀。」唐.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輕鯈出水,白鷗翼。」
4.詐稱、假託。如:「命」、「敕」。《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陳王命,拜梁為楚王上柱國。」
5.違背、違逆。《韓非子.問辯》:「官府有法,民以私行之。」《淮南子.俶真》:「賢人之所以世俗者,聖人未嘗觀焉。」
強健。《禮記.中庸》:「君子和而不流,強哉。」
姓。如漢代有望。
枉過正     
瀏覽人次:32061 收藏人次:1485033
糾正過度,不符合中庸之道。《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逮至清世,則復入於枉過正之檢。」《隋書.卷七四.酷吏傳.序》:「漢革其風,枉過正。」也作「枉過直」。
    
瀏覽人次:25092 收藏人次:275203
1.違反常情,表示高異的風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高鳳傳.論曰》:「或高棲以違行,或疾物以情。」《老殘遊記》第八回:「他臨走到底將這袍子留下,未免太情了。」
2.掩飾真情。《宋書.卷一.武帝本紀上》:「今方是玄情任算之日,必將用我輩也。」
人的性情倔強、任性。如:「這個人真情,動不動就耍小性子。」
揉造作     
瀏覽人次:17668 收藏人次:2940265
裝腔作勢,刻意做作。《紅樓夢》第五一回:「這寶姐姐也忒膠柱鼓瑟,揉造作了。」《鏡花緣》第二回:「若唐花不過揉造作,更何足道。」
認知行為正(cognitive_behavior_modification)     
瀏覽人次:5792 收藏人次:194270
目錄1 認知行為正之簡介2 認知行為正之重要概念3 行為改變的三階段歷程3.1 第一階段:自我觀察3.2 第二階段:開始一個新的內在對話3.3 第三階段:學習新的技巧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認知行為正之簡介認知行為正治療法的代表人物為Meichenbaum。此治療法認為行為改變的先決條件為,個案...
    
瀏覽人次:4315 收藏人次:1375350
靈巧快捷的樣子。《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摩勒用形,但能涉歷險阻,試他捷手段。」《東周列國志》第七四回:「慶忌骨騰肉飛,走踰奔馬,捷如神,萬夫莫當,子恐非其敵也。」
    
瀏覽人次:4005 收藏人次:1673012
改正、糾正。如:「正錯誤」、「正姿勢」。
    
瀏覽人次:3674 收藏人次:190478
魁梧強健的樣子。《聊齋志異.卷七.青娥》:「敲石取火,以紙裹藥末,熏生兩足訖。試使行,不惟痛止,兼益健。」
身手     
瀏覽人次:2667 收藏人次:0
動作健敏捷。如:「那警探身手捷,將人犯抓得正著。」
少年正學校     
瀏覽人次:2565 收藏人次:0
少年正學校(Juvenile Correction School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少年正學校,是國內特有的一種學校,它係以收容觸犯刑罰之少年受刑人及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裁定感化教育處分之十八歲以下未成年之少年及兒童為主設置的學校,其目的旨在經由學校教育方式,來正少年受刑人不良習性,幫助其改過自新,重新適應社會生活。是故,其設置目標、經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