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2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砭石無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病極嚴重,無藥可救。如:「他的病勢嚴重,已經到了砭石無效的地步。」
2.比喻人的行為缺點無法勸改。如:「像他這麼叛逆的人,真是砭石無效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用、成果。如:「效果」、「成效」、「功效」、「效益」、「效用」。
奉獻。如:「效忠」、「效勞」、「效命」。
模仿。如:「仿效」、「效法」、「效尤」、「上行下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如:「石頭」、「石塊」、「砂石」、「岩石」、「大理石」、「投石問路」、「一石二鳥」。
部首。
姓。
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亦稱為「公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來治病的石針。參見「砭石」條。
1.古人用石針扎刺肌膚治病。《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帝頭眩不能視,侍醫張文仲、秦鳴鶴曰:『風上逆,砭頭血可愈。』」
2.救治。唐.韓愈〈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詩:「又如心中疾,針石非所砭。」宋.蘇軾〈擇勝亭銘〉:「我銘斯亭,以砭世盲。」
3.刺、刺痛。宋.歐陽修〈秋聲賦〉:「其氣慄冽,砭人肌骨」。
砭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最古老的醫療用具。在石器時代,人們為解除疾病的痛苦,常以石塊磨成尖石或片狀,用以破開膿包及放血等。今則多以金屬製品替代。也稱為「砭鍼」、「石針」。
無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效果、不生效力。《三國演義》第四九回:「已服涼藥,全然無效。」《初刻拍案驚奇》卷九:「百藥無效,不上十日,嗚呼哀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