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碑額     
瀏覽人次:306 收藏人次:0
指碑體的上方。上多刻有文字,或配以龍、虎、螭等飾圖。
    
瀏覽人次:16187 收藏人次:7335087
4.碑刻的書法資料。指將碑的正面(碑陽)、背面(碑陰)、兩旁(碑側)、上頭(碑額)、下座(碑趺)上面的文字搨摹下來,以供書法臨寫。如:「禮器碑」、「曹全碑」、「北魏張猛龍碑」。
    
瀏覽人次:11046 收藏人次:4041054
4.器物上首靠近頂端的部分。如:「碑額」、「簾額」。唐.姚合〈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溼煙凝灶額,荒草覆牆頭。」
篆額     
瀏覽人次:362 收藏人次:0
題篆文在碑額上。《舊唐書.卷一九○下.文苑傳下.李華傳》:「華嘗為魯山令元德秀墓碑,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後人爭模寫之,號為『四絕碑』。」
爨寶子碑     
瀏覽人次:262 收藏人次:0
東晉碑刻。碑額題為「晉故振威將軍建寧太守爨寶子之墓」。大亨四年(西元405)立,清乾隆四十三年(西元1778)在雲南南寧縣(今曲靖縣)南七十里揚旗田出土。書法質樸,體在隸、楷之間,可見漢字由隸書演變為正書過程中的一種風格。與南朝宋的爨龍顏碑並稱為「二爨」。
麓山寺碑     
瀏覽人次:215 收藏人次:0
唐代李邕撰文並書、黃仙鶴刻的碑文。唐開元十八年(西元730)立於湖南長沙岳麓山。行楷書,二十八行,每行五十六字,碑額篆書「麓山寺碑」四字。字勢豪逸,為李邕所書碑中之傑出者。也稱為「岳麓寺碑」。
金石萃編     
瀏覽人次:181 收藏人次:0
書名。清朝王昶撰,一百六十卷。收錄三代至遼金的金石文字凡一千五百餘種,各以時代先後為次摹寫全文,間加訓釋,並詳錄碑額、碑陰、題識,又附載諸家題跋,加以案語,是金石學中最賅博的書。
爨龍顏碑     
瀏覽人次:172 收藏人次:0
南朝宋碑刻。碑額題為「宋故龍驤將軍護鎮蠻校尉寧州刺史邛都縣侯爨使君之碑」。孝武帝大明二年(西元458)立,清道光年間,阮元在雲南陸涼訪得,始著於世。碑文敘述爨龍顏平定當地少數民族動亂的事蹟。其書用筆多隸意,神韻高美,與東晉爨寶子碑並稱為「二爨」。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