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祿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仕祿奉養雙親。《北史.卷五○.列傳.辛雄》:「又為祿養論,稱仲尼陳五孝,自天子至於庶人,無致仕之文。」《文苑英華.卷五七九.唐.厙狄履溫.讓起復表》:「訓誨之漸,明時忝官,唯資以榮,過此無報。豈謂祿養纔及,殃釁已深。」
祿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交權貴以保住祿位。《管子.明法》:「小臣持祿養交,不以官為事,故官失其能。」《荀子.臣道》:「不卹君之榮辱,不卹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祿養交而已耳,謂之國賊。」
祿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住祿位以養自身。《清史稿.卷二六二.熊賜履傳》:「外託老成慎重之名,內懷持祿養身之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顧、撫育。如:「養育」、「撫養」、「養民」。
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如:「養魚」、「養蘭」、「養狗」。
修練。如:「修養」、「養氣」。
調護身體。如:「養病」、「養傷」。
對生長或保健有益的。如:「養分」、「養料」。
經認領撫育而沒有親生關係的。如:「養母」、「養子」。
維修。如:「養路」、「養護工程」。
扶持、資助。如:「以會養會」。
奉侍親長。如:「奉養」、「子欲養而親不待」。
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善。如:「福祿」、「嘉祿」、「天祿」。
俸給、官俸。如:「俸祿」、「高官厚祿」、「無功不受祿」。
回祿:火災。如:「一場回祿,片瓦不存。」
繁文縟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一》:「以持祿養驕為鎮靜;以深謀遠計為狂愚。以繁文縟節為足黼太平;以科條律例為足剔奸蠹。」
偷合苟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迎合,取悅別人,以求容身。《荀子.臣道》:「不卹君之榮辱,不卹國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祿養交而已耳,國賊也。」《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臣誠恐天下骨鯁士以讜言為戒,橈直就曲,斵方為刓,偷合苟容,不復能盡節忘身,納君於道矣。」也作「偷合取容」、「苟合取容」。
榮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榮的歸來。多指富貴還鄉或得勝歸來。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四一齣:「你今日榮歸故里、光耀祖宗,雖是他生前不能享你的祿養,死後亦得沾你的恩典。」《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等你會試得意榮歸,把髮已盡長,此時只認是我的繼女,迎歸花燭,豈不正氣!」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