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3.29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驅除不祥的祭祀。於春秋兩季,在水邊舉行。如:「春」、「秋」。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事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一種濯除不潔的節日。於陰曆三月上巳日,臨水洗濯,借以祓除不祥。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事也。」宋.張耒〈和周廉彥〉詩:「修洛濱期一醉,天津春浪綠浮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在水邊以香薰草藥沐浴,以除不祥的一種祭祀。北周.庾信〈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雖行祓之飲,即用春蒐之儀。」金.劉汲〈題西巖〉詩其一:「流觴與祓,終日堪盤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於三月上巳日,臨水洗濯,以除不祥,稱為「春」。見《晉書.卷二一.禮志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因記中有蘭亭修事語,故稱為「帖」。也稱為〈蘭亭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在陰曆三月上旬的巳日,要到郊外水邊洗濯,清去宿垢,並飲酒作樂的宴聚。《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序》:「飲之日在茲。」《舊唐書.卷七.中宗本紀》:「三月甲寅,幸臨渭亭修飲,賜群官柳棬以辟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在七月十四日為驅除不祥而舉辦的祭祀習俗。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王柏〈默成定武蘭亭記1>〉(據《魯齋集.卷六》引)蘭亨修序,右軍之神筆也,所謂遒勁圓健,已備其美。七傳而至智永,其徒辨才,尤祕藏如護頭目。越二百六七十年,而唐太宗以術取之,未幾,殉于昭陵而真蹟亡矣。唐初善書者多,而臨摹不止一家,惟歐陽率更為逼真,勒石禁中。石晉時,契丹轝歸,流落于定武,此所以定武本獨貴重於天下。本朝慶歷中,碑出民間,歐公《集古》所見,已四五本,乃以定武為別本,蓋亦未深考也。其後米南宮所得,止褚河南、歐本耳。自熙甯2>後,薛師正父子別刊二本,以易元碑,於湍、流、帶、左、天,劖損3>一二筆為識,行于世者往往別刊本,故定武真本,亦不多見。南渡以來,紛粉(紛)翻刻,幾千石矣,訛以...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據《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引)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1>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注解〕 (1) 向:昔日、從前。
暮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陰曆三月,春季的末期。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事也。」《西遊記》第九回:「正是暮春天氣,和風吹柳綠,細雨點花紅。」也稱為「莫春」、「季春」、「晚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