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3.43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福建纓叉木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體色深褐色,觸角黃色而最後兩節尖端為黑色,複眼黑色,頰錐末端紅褐色,腹部黑色且最後一節前端為褐色,前翅白色而基部黑色,翅脈淺褐色,成蟲體長2.4至2.8公厘,雄蟲前翅長3.5公厘,雌蟲前翅長3.7至4.2公厘,觸角長1.15公厘,頭部向下彎曲且稍窄於胸部,頭頂寬約為長的1.3倍,頰錐基部分開,觸角十節且在第四、六、八、九節近端部各具一圓形感覺器,前翅長為寬的2.6倍,後翅長為前翅的0.6倍,後足脛節具有基部突起及四根端刺,陽莖長,基節的基部顯著捲曲,端節的端部具有湯匙狀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營造、興工製造。如:「建設」、「建築」、「建造」。
創立、設立。如:「創建」、「建立」、「建校」。
提出意見。如:「建言」、「建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吉祥幸運的。與「禍」相對。如:「福地」、「福音」、「福相」、「福星福將」、「福星高照」。
古代婦女將手放在腰間,合拳敬拜的禮儀。如:「萬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如:「神木」、「樹木」、「草木」。
木材。如:「木板」、「木料」、「朽木不可雕」。
用木料製造的。如:「木馬」、「木屋」、「木器」。
棺材。如:「棺木」、「壽木」、「行將就木」。
失去知覺。如:「手腳麻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繫帽的帶子。《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細纓革靴者,皆鳥集鵠立。」
2.綵帶。《儀禮.士昏禮》:「主人入,親說婦之纓。」漢.鄭玄.注:「婦人十五許嫁,笄而禮之,因著纓,明有繫也,蓋以五采為之,其制未聞。」
3.馬腹前的皮帶。《周禮.春官.巾車》:「錫樊纓十有再就。」漢.鄭玄.注:「纓,今馬鞅,王路之樊及纓皆以五采罽飾之。」
4.用線、繩、毛等做成像穗子的裝飾物。如:「長槍上紮著紅纓子。」《水滸傳》第三回:「史進頭戴白范陽氈大帽,上撒一撮紅纓。」
5.蘿蔔、芥菜等植物的莖和葉子。如:「蘿蔔纓子」、「芥菜纓兒」。
6.繩索。《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繫。《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雖假容於江皋,乃纓情於好爵。」唐.柳宗元〈乞巧文〉:「乃纓弁束衽,促武縮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寄生於人、畜身上的小蟲。以吸血為生。會傳染疾病。如:「頭蝨」、「狗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錯。如:「交叉」、「叉手」、「叉腿」。
一端有分歧的器物。如:「刀叉」、「魚叉」、「音叉」。
刺取。如:「叉魚」。
將手指分開安放於腰間。如:「請大家在動作開始前,雙手叉腰站好。」
分歧的。如:「叉路」、「叉道」。
福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省名。其地舊以福州、建寧二府為主,故各取其首字而得名。位於臺灣西方,為一臨海省分。面積大約為十二萬一千一百方公里,省會是福州市。因古時為閩國地,故簡稱為「閩」。
木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床蝨、臭蟲。身體呈橢圓且扁平,喜愛乾燥,白天大多藏在地板、牆壁或草蓆的縫隙,晚上則爬出來吸食人和牲畜的血,是一種會傳染疾病的寄生蟲。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