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私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的慾念。《左傳.昭公十三年》:「私欲不違,民無怨心。」《荀子.修身》:「書曰:『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此言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欲也。」也作「私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想要滿足的願望和需求。如:「欲求」、「物欲」。
想要、希望。如:「意欲」、「欲哭無淚」、「欲蓋彌彰」、「欲罷不能」、「暢所欲言」、「隨心所欲」。
將要。如:「搖搖欲墜」、「飄飄欲仙」、「呼之欲出」、「震耳欲聾」、「山雨欲來風滿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個人事物的。如:「私事」、「私章」、「私宅」、「私塾」、「私生活」、「私房錢」。
為自己利益的、偏重一方的。如:「自私」、「私心」、「私利」、「大公無私」。
暗自的、祕密的。如:「私自」、「私下」、「私逃」、「私藏」、「私底下」、「私相授受」、「私定終身」。
不合法的、不正當的。如:「私酒」、「私貨」、「私鹽」。
非法的買賣。如:「走私」、「緝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增加、助長。《左傳.昭公二十年》:「私欲養求,不給則應。」唐.孔穎達.正義:「私有所欲,長養其情,求物共之,民不共給,則應之以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剛健正直。如:「勁節」。《荀子.儒效》:「行法至堅,不以私欲亂所聞,如是,則可謂勁士矣。」
克己復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晉書.卷四六.李重傳》:「然古之厲行高尚之士,或棲身巖穴,或隱跡丘園,或克己復禮,或耄期稱道,出處默語,唯義所在。」
井然有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井井有條」之典源,提供參考。 《荀子.儒效》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寶,以養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行法至堅,不以私欲亂所聞,如是,則可謂勁士矣。行法至堅,好修正其所聞以橋飾其情性,其言多當矣而未諭也,其行多當矣而未安也,其知慮多當矣而未周密也,上則能大其所隆,下則能開道不己若者,如是,則可謂篤厚君子矣。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應當時之變若數一二,行禮要節而安之若生四枝,要時立功之巧若詔四時,平正和民之善,億萬之眾而博若一人,如是,則可謂聖人矣。井井兮其有理也,嚴嚴兮其能敬己也,分分兮其有終始也,猒猒1>兮其能長久也,樂樂兮其執道不殆也,炤炤2>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3>兮其用統類之行也,綏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排除。通「摒」。《管子.霸形》:「於是伐鐘磬之縣,併歌舞之樂,宮中虛無人。」《荀子.彊國》:「併己之私欲必以道。」唐.楊倞.注:「併讀曰屏,棄也。屏棄私欲遵達公義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失、消耗。通「耗」。《國語.楚語上》:「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也。」三國吳.韋昭.注:「蒿,耗也。」
一箭雙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明.劉宗周〈尋樂說〉:「近儒王心齋先生所著學樂歌,則曰:『人心本是樂,自將私欲縛;私欲一萌時,良知自然覺;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又曰:『學則樂,樂則學。天下之樂無如此學,天下之學無如此樂。可為一箭雙鵰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