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70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秋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各省死罪人犯,皆於秋季由刑部覆核定罪,在秋後處決,故稱為「秋決」。《聊齋志異.卷四.辛十四娘》:「既而秋決有日,女始皇皇躁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堤防潰壞。如:「決堤」、「崩決」、「潰決」、「黃河決口」。
競爭勝負。如:「決賽」、「決一死戰」。
拿定主意。如:「決定」、「決議」、「猶豫不決」。
處死。如:「處決」、「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如:「秋天」、「秋季」、「秋收」、「秋色」、「秋雨」、「秋高氣爽」。
一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時候。如:「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
聞一知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龔自珍〈春秋決事比自序〉:「後世決獄大師,有能神而明之,聞一知十也者,吾不得而盡知之也。」
鐵案如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證據確鑿而無法推翻的案子。《聊齋志異.卷一○.胭脂》:「宿不任凌籍,遂以誣承。招成報上,咸稱吳公之神,鐵案如山,宿遂延頸以待秋決矣。」後亦喻已下結論不能推翻的事情。如:「董事長決定的事是鐵案如山,你別試圖說服他改變心意。」
犀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溫嶠至武昌牛渚磯見水深難測,遂將犀角燃燒得見水族奇形怪狀之事。見《晉書.卷六七.溫嶠傳》。後以犀照比喻洞燭幽微,明察事理。清.袁枚〈黃河秋決聞陝督尹公移節清江寄呈〉詩四首之二:「麈談立止黃流濁,犀照應愁水府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