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91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鵲華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工書善畫,力主復古,對文人書畫發展有重大影響。本幅是1295年為周密(1232-1298)描繪山東歷城地區的風光,撫慰周氏對故鄉的想像。畫分三段,首段華不注山,末段鵲山,兩山都在後方,中段大片水澤在前,三段相連成一片開闊平遠的視野。其間點綴茅舍、漁人,營造出恬淡平靜的氣氛。通卷以單純、內斂的中鋒筆法,畫出造形簡樸的林木、坡岸、山石、人物,體現趙氏學習董源(約10世紀)風格,去巧媚而歸古拙,借古開今的藝術思想。
溪山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幅畫重山疊嶂、沙坡群樹出現在畫面的左上側,山石輪廓渾圓,水墨淡染其間,綴以煙靄野水,呈現抒情詩意的山水意境。畫上雖鈐有北宋徽宗趙佶(1082–1135)的花押及「御書」印記,然作品的實景多被安排在畫面左半側,與北宋取中軸構圖的巨軸山水畫,有所不同。從畫風看,畫成時間約在南宋初期。 此作呈現南北宋之間,山水構圖由主山堂堂的雄偉風格,轉趨帶有抒情氣氛的南宋特徵。通幅筆法細緻,兼具李郭派筆墨與文人淡墨氣韻,殊有重要藝術意涵。
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天的景色。北周.庾信〈周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冠軍伯柴烈夫人李氏墓誌銘〉:「秋色悽愴,松聲斷絕;百年何幾?歸于此別。」唐.杜甫〈玉華宮〉詩:「萬籟真笙竽,秋色正蕭灑。」
平分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二者一樣出色,分不出高下。如:「這兩篇文章平分秋色,因此並列第一。」
2.形容各得一半。如:「這班的學生平分秋色,男女各半。」
秋色平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平分秋色」。見「平分秋色」條。01.宋.趙長卿〈水調歌頭.今夕知何夕〉詞:「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嫦娥此際、底事越樣好精神。」02.宋.王十朋〈季令生日〉詩:「人間秋色平分際,天上冰輪欲滿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景象、情景。[例]夜色、秋色、暮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如:「秋天」、「秋季」、「秋收」、「秋色」、「秋雨」、「秋高氣爽」。
獨占鰲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名落孫山、平分秋色
以卵擊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墨子》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 2.語譯 用蛋去碰石頭。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自不量力、蚍蜉撼樹、螳臂擋車 相反詞 勢均力敵、平分秋色、以水滅火 5.例句 若敵人膽敢侵略我們,那將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罷了。
伯仲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仲,兄弟間排行的次序。「伯仲之間」形容人才能相當,不相上下。語出三國魏.文帝〈典論論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