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6.12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秧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傳統民間歌舞。歷史悠久,流傳廣泛。起源於農業勞動生活。秧歌原指農民插秧、耕耘勞作中所唱的歌,後發展成一種載歌載舞的表演藝術形式。《秧歌》一詞最早見於清代記載。《遼陽縣志》稱,元宵燈節「龍燈、高蹺、獅子、旱船等沿街跳舞,俗謂之秧歌」,有人認為與古代《鄉人儺》儀、舞隊及《英歌》有某些淵源關係。清代《秧歌》最盛,農村、城鎮已廣泛流傳,多以舞隊形式出現,鑼、鼓、鈸、嗩吶齊鳴,幾十人甚至千百人的秧歌隊揮臂作舞,歡聲鼎沸,萬人空巷。「秧歌小隊鬧春陽,轂擊肩摩不暇狂」,「畫鼓秧歌不絕聲」、「如蟻游人攔不住」等清人詩句,描述了這種盛況。清人陸又嘉《燕九竹枝詞》:「早春戲館換新裝,半雜秧歌侑客觴」可知《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配合節奏表演各種姿勢的動作。如:「跳舞」、「手舞足蹈」、「載歌載舞」、「舞步輕盈」。
舞蹈的名稱。如:「交際舞」、「芭蕾舞」、「華爾滋舞」。
揮動、耍動。如:「舞劍」、「舞棒」。
賣弄、玩弄。如:「舞弊」、「舞文弄墨」。
飛揚、飛翔。如:「飛舞」、「眉飛色舞」。
興起。如:「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稻苗。如:「稻秧」、「插秧」、「秧田」、「秧苗」。
泛稱一般植物的幼苗。如:「樹秧」、「花秧」、「菜秧」。
初生的動物。如:「魚秧」、「豬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詞的曲子。如:「歌曲」、「歌詞」、「歌謠」、「兒歌」、「流行歌」。
唱。如:「歌唱」、「高歌一曲」。
頌揚。如:「歌頌」、「歌功頌德」。
秧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流行於北方農村間的踏歌。以數人裝扮各種人物,踩高蹻而踊歌,或為合唱,或相應答以表演各類故事。後泛稱田間工作者所唱的歌。
2.書名。張愛玲著。長篇小說。描寫中國大陸共產黨統治下的農村生活。
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歌唱與舞蹈。《文選.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一》:「歌舞入鄴城,所願獲無違。」《三國演義》第八回:「其女自幼選入府中,教以歌舞。」
2.遊逸安樂。《左傳.莊公二十年》:「寡人聞之,哀樂失時,殃咎必至,今王子頹歌舞不倦,樂禍也。」
鳳陽花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安徽的民間歌舞。由明代一種秧歌發展而成,最早產生於鳳陽。今之表演者背著花鼓,兩手執竹枝做成的鼓鍵敲擊,配合舞步,邊敲邊唱。節奏鮮明,舞姿輕盈。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