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21.21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稅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稅金和利潤的合稱。如:「該廠去年上繳的稅利創造最高水平。」
稅利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租稅利益理論意指納稅的多寡應以所受到政府的服務價值為基礎來衡量,亦即必須維持所謂的公平報酬原則。由受教育所得到的利益角度來思考,接受多少政府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就應繳納對等的稅額才屬公平。例如在一些尚保存英國教育體制的美洲殖民地中,就會要求一些將子女送到公立學校接受教育的父母親,根據他們的子女所受教育的多寡為基礎來支付稅金,但所有的人並非繳納同額的稅賦,乃是以其所收到的利益而有所不同。此種理論在應用於教育上經常會遭遇到許多嚴重的限制,因為教育上的利益常無法作一妥善的畫分與切割,例如教育的社會利益是超乎個人利益之外,更是難以精確量化的。同時教育本身的性質也使得不同的人,其期望得自教育的利益程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向人民徵收的財賦。如:「所得稅」、「營業稅」、「地價稅」、「贈與稅」、「遺產稅」。
關係企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公司法》第396條之1,指獨立存在而相互間具有下列關係之企業:一、有控制與從屬關係之公司。二、相互投資之公司。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