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3.9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程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33~1107)字正叔,號伊川先生,宋洛陽人。為學以誠敬為本,主窮理,言行以聖人為模範。與兄程顥合稱為「二程」,開創洛派理學。著有《易傳》、《春秋傳》等,皆合於二程全書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鼻子以下腮頰部分。如:「解頤」、「豐頤」、「頤指氣使」、「大快朵頤」。
保養、安養。如:「頤養天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姓。如宋代有程顥、程頤
鞭辟入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辟入裡」原作「鞭辟近裡」。程顥,西元1032∼1085,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北宋洛陽人,是宋代著名的理學家和教育家,與其弟程頤合稱「二程」,為理學洛派之宗師。程顥著重身體力行的功夫,不只是立身處世和修身養性,做學問也是如此;只要自我鞭策,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這樣的道理就如同《論語.子張》中所說,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己立身處世的道理加以審問和慎思,那自然一切的行為也都能夠符合「仁」的規範,而無時無刻不為仁了。程顥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一.師訓》,後來「鞭辟入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研究學問要自我鞭策,深入精微之處。亦用來形容評論見解深刻透澈。出...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理學家程顥,字伯淳,號明道先生,和弟弟程頤合稱「二程」,開理學中之洛派。他教導人們追求知識學問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方面心中卻也憂慮學者嫌棄低微淺顯的知識,而致力於追求高遠的目標,終究落得沒有成就。後來「好高騖遠」這句成語就從「厭卑近而騖高遠」演變而出,用來指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好高騖遠」完整的語形見於清人呂留良〈與錢孝直書〉,呂留良以「好高騖遠,事事求出人頭地」,直指錢孝直的缺點。
無獨有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獨有偶」是指事物出現往往成雙成對。此語可能出自於《二程集》。《二程集》收錄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的著述,其思想學說以「理」或「道」為萬物之本源,主張「萬事皆出於理」,為宋代理學之洛派代表。典源此段提到,存在於天地萬物間的道理,往往會有恰巧相同或類似的事物出現,而這樣的情況,都隨自然形勢發展,並非事先有所安排。文中說到「無獨必有對」,後來「無獨有偶」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某種少見的人、事、物,偏有類同者出現恰巧湊成一對的情況。或指兩項事物恰巧相同或類似。
醉生夢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在酒醉和睡夢中那樣醉醺醺、昏沉沉地過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確,過得糊裡糊塗。語出宋.程頤〈明道先生行狀〉。 △「花天酒地」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四科,程頤認為便是依其資質與能力而分,所以說:「孔子教人,各因其材。」程頤的這段話見載於《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九》,後來「因材施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說明教育者必須依據受教者不同的資材,而給予不同的教導。
程門立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游酢、楊時拜見程頤,剛好碰上他坐著小睡,二人不敢驚動,便站著等待,程頤醒來時,門外已下雪一尺多深。典出《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傳二.楊時傳》。後用以比喻尊敬師長和虔誠向學。也作「立雪」、「立雪程門」、「程門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感染﹑感化。如:「薰陶」。唐.韓愈〈爭臣論〉:「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宋.程頤〈論經筵第一劄子〉:「今士大夫家善教弟子者,亦必延名德端方之士,與之居處,使之薰染成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