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2.02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稱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讚傳誦。《書經.君陳》:「其爾之休,終有辭於永世」句下漢.孔安國.傳:「其汝之美名,亦終見稱誦於長世,言沒而不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量物體的輕重。如:「稱重量」、「稱一稱」。
叫、叫做。如:「稱呼」、「自稱」、「稱兄道弟」。
述說、表示。如:「據稱」、「指稱」、「拍手稱快」。
名號。如:「稱謂」、「名稱」、「別稱」、「通稱」。
讚美、表揚。如:「稱讚」、「稱譽」、「稱頌」。
自認、自封。如:「稱王」、「稱雄」、「稱霸」。
衡量物體輕重的器具。同「秤」。如:「桿稱」。
適合、相配。如:「稱職」、「對稱」、「勻稱」、「稱心如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讚美。通「頌」。如:「稱誦」、「傳誦」。
膾炙人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膾,細切肉;炙,烤肉。膾、炙皆人間美味,「膾炙人口」指美味的食物人人愛吃,或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語出唐.林嵩〈周朴詩集序〉。後亦用「膾炙人口」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毛遂自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5>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6>,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注解〕 (1) 毛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平原君門下食客,初無表現,後自薦隨平原君至楚,與楚王定約立功。 (2)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3) 合從:戰國時蘇秦倡導聯合楚、齊、燕、韓、趙、魏六國,共同抵...
脫穎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原君1>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2>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3>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4>得處囊中,乃穎脫5>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注解〕 (1)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2) 末:物體的尾端、頂梢。 (3) 毛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平原君門下食客,初無表現,後自薦隨平原君至楚,與楚王定約立功。 (4) 蚤:通「早」。 (...
穎脫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原君1>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2>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3>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4>得處囊中,乃穎脫5>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 〔注解〕 (1)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的兒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當時有名的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2) 末:物體的尾端、頂梢。 (3) 毛遂: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為平原君門下食客,初無表現,後自薦隨平原君至楚,與楚王定約立功。 (4) 蚤:通「早」。 (...
公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高位、高官。宋.蘇軾〈洗兒戲作〉詩:「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初刻拍案驚奇》卷九:「卻又讀書能文,敬禮賢士,一時公卿間,多稱誦他好處。」
膾炙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膾炙人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膾炙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膾炙人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僖宗乾符年間,周朴因遇黃巢之亂,不屈從黃巢而被殺。朴死後,僧人樓浩蒐其詩百篇,編成《周朴詩集》二卷。唐人林嵩為《周朴詩集》寫了一篇序文,文中說到周朴一生淡泊名利,放縱心靈於山林宇宙之中,視富貴如浮雲。與當時的建州刺史李頻、處士方干結為詩友,其間往來之詩作,都是「膾炙人口」,為人所稱美傳誦的好作品。文中「膾炙人口」原用於比喻美妙的詩文為人所讚賞、傳誦,後則亦用來比喻事物精妙而備受稱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