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空廬     
瀏覽人次:154 收藏人次:0
空房子。《文選.向秀.思舊賦》:「踐二子之遺跡兮,歷窮巷之空廬。」《文選.左思.詠史八首之八》:「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瀏覽人次:24743 收藏人次:13814789
虛的、沒有東西的。如:「空屋」、「空虛」、「空無一物」。
廣闊。如:「空闊」、「空曠」、「海闊天空」。
虛無的、不切實際的。如:「空言」、「空論」、「空談」、「空泛」、「說空話」。
天空、空中。如:「高空」、「晴空」、「星空」、「碧空如洗」。
徒然、白白的。如:「空等」、「空費心思」、「空歡喜一場」。
閒餘時間。如:「空閒」、「抽空」、「有空來玩」。
間隙。如:「空隙」。
沒有填滿的。如:「空白」、「空地」、「空缺」。
缺乏、短少。如:「虧空」。
騰出來。如:「把版面空出來。」、「把時間空下來。」
    
瀏覽人次:18017 收藏人次:1929984
屋舍。如:「草廬」、「結廬而居」、「三顧茅廬」。
廬山真面目     
瀏覽人次:17117 收藏人次:2479861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廬山     
瀏覽人次:2068 收藏人次:1444491
山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也稱為「廬阜」、「匡盧」、「匡山」。
落落     
瀏覽人次:1577 收藏人次:120358
3.形容對人冷淡,與人合不來。如:「落落寡合」。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八:「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廬山面目     
瀏覽人次:1110 收藏人次:274588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廬山真面     
瀏覽人次:883 收藏人次:259426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廬山之真     
瀏覽人次:318 收藏人次:246857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蘇軾〈題西林壁〉詩(據《蘇東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橫看成嶺1>側成峰2>,遠近高低無一同。不識廬山3>真面目,只緣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嶺:相連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頭。
(3)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臨水,西臨陸地,萬壑千巖,煙雲瀰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淵等名勝,西北有牯嶺,為避暑勝地。相傳周武王時,有匡俗兄弟七人結廬此山,後登仙而去,徒留空廬而得名;一說以廬江得名。
(4) 緣:因為。
烏號     
瀏覽人次:242 收藏人次:0
2.形容對死者的悲泣。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廬江水注》:「俗後仙化,空廬猶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