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47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洞穴中衝出來。《說文解字.穴部》:「,從穴中卒出。」
2.拂。唐.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請君鞲出看君騎,尾長地如紅絲。」
形容細小的聲音。如:「窸窸」。宋.蘇軾〈入峽〉詩:「墜崖鳴,垂蔓綠毿毿。」
窸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摹擬斷續的細碎聲音。如:「風一來,堤岸蘆葦就發出窸窸的聲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細碎而斷續的聲音。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物體移動或摩擦的聲音。唐.孟郊〈連州吟〉:「髣髴驚魍魎,悉聞楓林。」《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漸漸有些悉之聲,將近床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細碎的聲音。唐.李建勳〈迎神〉詩:「陰風吹紙錢,妖巫瞑目傳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突然。唐.玄宗〈初入秦川路逢寒食〉詩:「洛陽芳樹映天津,灞岸垂楊地新。」
2.拂地。唐.孫光憲〈思帝鄉.如何〉詞:「六幅羅裙地,微行曳碧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細小煩雜的聲音。三國魏.衛覬〈西嶽華山亭碑〉:「處所逼窄,屑有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匍匐慢行。《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於是乃群相與獠於蕙圃,媻姍勃,上金隄。」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五上.滇遊日記二》:「既而風馳雨驟,山深路僻,兩人者勃其間,覺樹影溪聲俱有靈幻之氣。」
2.形容人言談詞采繽紛。《晉書.卷七五.列傳.張憑》:「帝召與語,歎曰:『張憑勃為理窟。』即用為太常博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麵或喝湯、水時所發出的聲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突然而起的聲音。《太平廣記.卷四二六.吳道宗》:「鄰人聞屋中磕之聲,窺不見其母,但有烏斑虎在屋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