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竊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盜他人財物的人。唐.元稹〈俠客行〉:「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竊賊誰夜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取。如:「偷竊」、「竊取」、「竊位」。
私下的、偷偷的。如:「竊笑」、「竊聽」、「竊喜」、「竊竊私語」。
自己的謙稱。如:「竊以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竊盜財物的人。如:「山賊」、「竊賊」、「盜賊」。
雞鳴狗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代為說項,以便解除危急。 (8) 患:憂慮。 (9) 最下坐:等級最末者。 (10) 狗盜:竊賊。 (11) 更封傳:改換了通過邊界用的通行證。更,音ㄍㄥ,更改。封傳,猶通關憑證。 (12) 傳:音ㄓㄨㄢˋ,驛站。 (13) 關法:通關的規定。 (14) 雞鳴而出客:等清晨雞鳴才能放行旅客。 (15) 食頃:吃一頓飯的功夫。形容時間很短。
梁上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賊的雅稱。《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者是矣!」《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慌張張爬到牆上,踹的那瓦一片山響,才上房,後腳一帶,又把一溜簷瓦帶下來,唏溜哈拉,鬧了半院子,鬧的大不成個梁上君子的局面。」
夜不閉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間不須關門防竊賊。語本《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後用以比喻社會安寧,盜賊絕跡。《三國演義》第八七回:「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封神演義》第一一回:「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殺伐,行人讓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四方瞻仰,稱為西方聖人。」也作「門不夜關」、「門不夜扃」。
痕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物留下的跡象。[例]警方根據竊賊遺留在現場的痕跡,順利偵破此案。
未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是。表示不以為然的語氣。[例]沒有真憑實據就把他當成竊賊,未免太過分了!
吞舟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吞下船隻的大魚。比喻犯了大罪的人。語出《莊子.庚桑楚》。[例]今日律法對吞舟之魚尚有遺漏,一般小小的竊賊捉不到又算得了什麼呢? △網漏吞舟
眼睜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著眼睛注視著。形容發呆、無動於衷或無可奈何。[例]他眼睜睜的看著竊賊揚長而去,不敢有任何舉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