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立名     
瀏覽人次:823 收藏人次:0
立名譽。晉.陸機〈五等諸侯論〉:「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立名     
瀏覽人次:4445 收藏人次:345347
定出許多名目,以達到某種不正當目的。《明史.卷一九二.張原傳》:「民既困矣,而貢獻者復巧立名目,爭新競異,號曰:『孝順』。」《清史稿.卷二九四.諾岷傳》:「上屢飭各省督察有司,耗羨既歸公,不得巧立名目,復有所取於民。」
砥行立名     
瀏覽人次:637 收藏人次:0
磨礪德行,建立功名。《史記.卷六一.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哉?」
立名後世     
瀏覽人次:88 收藏人次:0
  立名後世見於〔孝經〕第十四章〔廣揚名章〕:「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
  孔子認為一個君子如果事奉父母能盡孝,事奉君主時就能移孝作忠;事奉兄長時能盡敬,在事奉長官時就能恭順;能夠把家務事處理完善,也能夠處理好眾人之事。所以只要花自己家內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為,出外做事時,自然便能立功成名,名聲流傳到後世。
  由於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德治」,為政者最重要的是要能自己「身正」,必須具備極高的道德修養。而為了實踐道德,最實際可行的方式便是「由近及遠」,「由內而外」,在這樣的情形下,原屬個...
    
瀏覽人次:17258 收藏人次:2398877
對人或事物的稱呼。如:「人名」、「山名」、「地名」、「植物名」、「樂器名」、「職官名」、「請問芳名」、「尊姓大名」。
聲譽。如:「名聲」、「名氣」、「美名」、「盛名之累」、「名不虛傳」。
出色的、大家都知道的。如:「名人」、「名醫」、「名言」、「名酒」、「風景名勝」。
指稱、形容。如:「莫名其妙」、「無以名之」。
量詞。A>用於計算人的單位。如:「學生十名,缺席一名。」B>用於計算排名的單位。:「全班第十名」。
名牌:A>標示名字的牌子。如:「記得把這幾個名牌發下去給學員佩戴。」B>有名的品牌。如:「這件衣服可是名牌?」
    
瀏覽人次:14758 收藏人次:4766989
站。如:「站立」、「立正」、「立定」、「頂天立地」。
制定、訂定。如:「立法」、「立案」、「立憲」。
建樹、成就。如:「立威」、「立言」、「立德」、「立功」、「三十而立」。
存在、生存。如:「自立」、「獨立」、「勢不兩立」。
馬上、即刻。如:「立即」、「立刻」。
設置。如:「私立」、「公立」、「設立」、「創立」。
入不敷出     
瀏覽人次:30390 收藏人次:2047850
04.《清史稿.卷一二五.食貨志六》:「此後再有隱匿,甚或巧立名目,謬稱入不敷出,則典守之官,不能辭咎。」
瞠目結舌     
瀏覽人次:28224 收藏人次:3632028
皆可使為君子。詔書進賢良,赦小過,無求備,以博聚英俊。如近世貢禹,以言事忠切蒙尊榮,當此之時,士厲身立名者多。禹死之後,日日以衰。及京兆尹1>王章2>坐言事誅滅,智者結舌,邪偽並興,外戚3>顓命4>,君臣隔塞,至絕繼嗣5>,女宮作亂6>。此行事之敗,誠可畏而悲也。 〔注解〕
(1) 京兆尹:漢代轄治京兆地區的行政長官,職權與俸祿與郡守相當。後亦借指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
(2) 王章:?∼西元前24,西漢人,字仲卿。以文學為官,稍遷至諫大夫,敢直言,後遷司隸校尉,官至京兆尹,被帝舅王鳳所陷,下獄死。
(3) 外戚:帝王的母黨和妻黨。
(4) 顓命:指不奉上命而自由行事。顓,音ㄓㄨㄢ,專、...
    
瀏覽人次:14931 收藏人次:5274946
2.狡詐、虛偽。如:「巧辯」、「巧立名目」。唐.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巧造語言,鑿空構立。」
自強不息     
瀏覽人次:14419 收藏人次:0
04.南朝梁.劉峻〈辯命論〉:「此君子所以自強不息也,如使仁而無報,奚為修善立名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