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童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成年的女孩。《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嫺都性婉順,自為童女,不正容服不出於房,宗族敬焉。」
童男童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成年的男孩和女孩。《抱朴子.內篇.登涉》:「當令童男童女,俱以水灌銅。」
童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式名。印度南部孔巴托(Coimbatore)地區,年輕女孩的奉獻儀式。Tali 為結婚項鍊,取代西方的結婚戒指。在風俗上,孔巴托地區的每個音樂師家庭,至少要挑選一位童女獻給寺廟當寺廟舞姬(Devadasis,神的僕役)。女孩在家中受完訓練後,便穿戴上最好的服飾珠寶,站在米堆上,由兩個神廟舞姬拿著一塊折疊好的布料在她前面,女孩手執這塊布而她的舞蹈教師則抓住女孩髁關節,隨音樂的拍子,上下移動。太陽下山後,女孩被帶往寺廟,行戴結婚項鍊儀式,她坐在神像前,由司職祭司獻花,用檀香膏在她的前額刻記,或用刺青或烙印做記號;此記號叫做蘸卡(chank)或查卡(chakra),並將神像腳下的項鍊套在女孩頸上。...
Reginald & Jamila Massey《The Dances of India》1989.
童女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此為雅典接受舞蹈與吟唱訓練的童貞女團隊,她們將於儀式的行列中表演。這些角色被認為是在艾瑞克提溫神殿(Erechtheum, 421B.C.-407B.C.建於雅典衛城)卡瑞堤(Karyatid)雕像的原形。這些雕像頭頂聖籃或聖瓶,其中置牲祭用品。人像以大理石刻成,並飾以顏料及金彩。童女舞蹈緩慢規律,所搭配的樂器是笛與U形七弦豎琴。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未成年的、未曾有性行為經歷的。如:「童男」、「童女」、「童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男」相對的性別。如:「女人」、「女性」、「婦女」、「才女」、「男女平等」、「女大不中留」。
女兒。如:「女婿」、「小女」、「長女」、「生兒育女」。
金童玉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稱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
十室九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田野。 (4) 徐福:秦時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詳。始皇聞東海祖洲有不死之藥,遣福乘樓船,載童男、童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 (5) 號咷:放聲大哭。咷,音ㄊㄠˊ。 (6) 讎:音ㄔㄡˊ,通「仇」,怨恨。 (7) 趙高:?∼西元前207,秦時宦官。始皇崩於沙邱,趙高偽造遺詔,賜死太子扶蘇,立胡亥為二世,殺李斯,自為丞相,專權用事,旋又弒二世,立子嬰,後為子嬰所誅。
金色狂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處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金童玉女意投機,才子佳人世罕稀。」 用法道家稱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 後亦比喻天真無邪、可愛清秀的男女孩童或青年。
糊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來說,「白事」象徵有關陰間的事物,最常見的就是喪事。在喪儀中常可看到各種紙糊成的房屋、金庫、童男童女與日用家具,都是為了燒化給亡者,讓亡者在陰間的生活不虞匱乏。二次大戰以後項目漸漸洋化、現代化,近年更可以看到紙糊的名車、大樓或最新的科技產品,客製化程度高且與時俱進。在所有紙糊製品中,喪儀用品的需求量最大,也是紙糊匠師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北部地區的普遍度已大不如前,但在中南部仍十分常見。(同註2,3) 參考書目註1. 原文出自西晉竺法護譯之《佛說盂蘭盆經》:「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