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端午節     
瀏覽人次:2180 收藏人次:636108
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相傳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後世為紀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龍舟競渡等風俗,再加上民間的鬼神信仰,家家戶戶插蒲艾、喝雄黃酒、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也稱為「蒲節」、「端陽節」、「天中節」、「重午節」、「五月節」。
    
瀏覽人次:27107 收藏人次:3112180
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為紀念屈原而有包粽子和龍舟競技等習俗。如:「每年的端午節都好熱鬧。」
    
瀏覽人次:10824 收藏人次:4699669
植物莖上分段長葉的部位。如:「竹節」、「松節」、「盤根錯節」。
動物骨頭相連接的部分。如:「骨節」、「關節」。
詞語的單位或文章的段落。如:「章節」、「多音節」、「單音節」、「第一章第二節」。
音樂的拍子。如:「節拍」、「節奏」、「音節」。
時令的區分。如:「節令」、「季節」、「二十四節氣」。
民俗或國定的紀念日。如:「節慶」、「春節」、「中秋節」、「雙十節」、「兒童節」、「逢年過節」。
儀式、規矩。如:「禮節」、「不修小節」、「繁文縟節」。
減少、省略。如:「節錄」、「節制」、「節食」、「節省」、「節約」、「開源節流」。
事情的經過情形。如:「情節」、「細節」。
操守、品行。如:「節操」、「志節」、「高風亮節」。
量詞:A>用於計算時間分段的單位。如:「今天上了三節課。」B>用於計算車廂數目的單位。如:「這列火車共有十二節車廂。」C>用於計算文章或樂曲段落的單位。如:「本文共分三節。」、「國歌共有二十一小節。」
    
瀏覽人次:7338 收藏人次:3348256
地支的第七位。
午時:時辰名。約當上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如:「午時三刻」。
特指中午十二點。如:「正午」、「午前」、「午後」、「午間新聞」。
一半、中間的。如:「午夜」。
端午     
瀏覽人次:484 收藏人次:0
農曆五月五日。參見「端五」條。《談徵.事部.端午》:「端午者,淮南斗五月建午。說文,午,牾也,五月陽極,陰氣仵逆陽冒地而出也。五月午時,正陰陽衝會之時,所以謂之端午。」
    
瀏覽人次:3818 收藏人次:1345274
用竹葉等包裹糯米和作料,蒸煮熟的角形食品。俗稱為「粽子」。通常在端午節時包食。如:「鹼粽」、「鹹粽」。也稱為「角黍」。
菖蒲     
瀏覽人次:3327 收藏人次:0
天南星科「水菖蒲」、「白菖蒲」、「白菖」的別名。參見「白菖」條。
辟邪     
瀏覽人次:2710 收藏人次:0
辟,通「避」。辟邪,指避開邪惡。[例]傳說在端午節時,抹雄黃或喝雄黃酒可以驅魔辟邪。
粽子     
瀏覽人次:2238 收藏人次:168262
我國民間端午節應節的食品。以竹葉或蘆葉包裹糯米而成。有各式口味,如肉粽、鹼粽、豆沙粽等。
王天賞     
瀏覽人次:1664 收藏人次:0
」之境界。1920年9月,與漢文老師陳錫如及陳皆興等人發起創立高雄第一個詩社──旗津吟社。1953年端午節,復與王隆遜、鮑國棟等人,發起成立,以「壽山之峰」為名之「壽峰詩社」,出任社長達十四年之久,熱中推動漢語文言詩。 作品《環翠樓吟草》、《環翠樓吟草續集》、《環翠樓文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