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2.40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笑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嘻笑玩耍。《水滸傳》第七四回:「可知人不來告狀。你這裡自著兩個妝做告狀的來告。我又不傷他,只是取一回笑耍。」也作「耍笑」。
笑耍頭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者於開講前,先以一小段故事或笑話作引子,再導入正文,稱為「笑耍頭回」。《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真個:『蛾眉本是嬋娟刃。殺盡風流世上人。』權做個笑耍頭回。」也作「得勝頭回」、「德勝頭迴」、「頭回」、「入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內心欣喜而露出快樂的表情或聲音。如:「大笑」、「微笑」、「笑臉」、「笑容」、「笑口常開」。
諷刺、譏嘲。如:「譏笑」、「嘲笑」、「冷笑」、「恥笑」、「五十步笑百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玩樂、遊戲。如:「玩耍」、「戲耍」。
玩弄、使計作弄。如:「你耍我?」
操縱、擺布。如:「耍猴子」。
賣弄、施展。如:「耍花樣」、「耍花招」、「耍大刀」。
得勝頭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期說書人於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為引子,導出正文,稱為「得勝頭回」。《醒世恆言.卷六.小天灣天狐詒書》:「千把個老大家事,弄得七顛八倒,做了一場話柄,故把銜環之事,做個得勝頭回。」也稱為「笑耍頭回」。
入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人於開講前,先以一小段故事或笑話作引子,再導出正文,稱為「入話」。《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適來小子道這段小故事,原是入話,還未曾說到正傳。」也稱為「笑耍頭回」。
德勝頭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的人開講前說個小故事,以導入正文的話題。《醒世恆言.卷三三.十五貫戲言成巧禍》:「且先引下一個故事來,權做個德勝頭迴。」也稱為「笑耍頭回」。
頭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元時說書人在開講前說個小故事,以導出正文。《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說話的,你因甚的,頭回說這『八難龍笛詞』?」也稱為「笑耍頭回」。
耍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嘻笑玩耍。《水滸傳》第二一回:「我這女兒長得好模樣,又會唱曲兒,省得諸般耍笑。」也作「笑耍」。
難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摸不準,難以應付。元.王曄〈水仙子.風流雙漸慣輪鍘〉曲:「從來道水性難拿,從他赸過,由他演撒,終只是個路柳牆花。」元.盧摯〈蟾宮曲.離人易水橋東〉曲:「空恁底狐靈笑耍,劣心腸作弄難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