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符籙     
瀏覽人次:595 收藏人次:0
一種道家用來役使鬼神的神祕文字。《魏書.卷六.顯祖紀》:「辛亥,帝幸道壇,親受符籙;曲赦京師。」《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籙,役使鬼神。」
符籙     
瀏覽人次:877 收藏人次:0
  符籙派為道教中以符籙齋醮修行濟世的各道派的通稱,並非實有的道教宗派。〔道門十規〕:「符籙彌多,皆所以福國裕民,寧家保己。」所謂符者,信號也,以屈曲作篆籀之字,及星雷之文為符,原本是古之帝王下達指令的憑證;具有無上的權威。後來被道教沿用,謂天神亦有符,或為圖,或為篆文,在天空中以雲彩顯示出來,道士錄之,遂成神符;或者說是天神之授,可用來召神劾鬼、驅邪鎮魔。早期道派如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便已大量造作使用。如〔太平經〕卷一至十七所說後聖李君傳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訣中,便有服開明靈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等,並認為書符文於水中,或紙張上繞之,便可服用,且有「災不能傷,魔邪不敢難」的功效。六朝〔洞神八帝元變...
    
瀏覽人次:7423 收藏人次:3360891
古代一種可以剖半用為憑證的信物。如:「信符」、「符令」、「符節」、「兵符」。
相合。如:「符合」、「名符其實」、「言行相符」。
標記、記號。如:「音符」、「符號」、「樂符」。
道士用來避邪、差使鬼神的神祕文字。如:「符咒」、「安胎符」、「護身符」。
    
瀏覽人次:2613 收藏人次:505374
2.道家用的符咒。如:「符籙」。《新唐書.卷八.宣宗紀.贊曰》:「而躬受道家之籙,服藥以求長年。」
忌日     
瀏覽人次:1846 收藏人次:0
1.人去世的日子。《禮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親忌日,必得符籙超拔,故此到觀中,見你舅舅。」也稱為「忌辰」。
法術     
瀏覽人次:1156 收藏人次:627269
2.泛指術士的奇門遁甲、方士的禁咒行蹻、道士的符籙咒祕等術。《晉書.卷九五.藝術列傳.序》:「然而詭託近於妖妄,迂誕難可根源,法術紛以多端,變態諒非一緒,真雖存矣,偽亦憑焉。」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九.農祭》:「如私自設壇,借求雨之名,妄作法術,即以妖言惑眾治罪。」
符咒     
瀏覽人次:1107 收藏人次:0
道家用以驅役鬼神的符籙和咒語。《紅樓夢》第六四回:「芳官竟是狐狸精變的。就是會拘神遣將的符咒也沒有這樣快。」
役使     
瀏覽人次:896 收藏人次:501425
差遣、使喚。《史記.卷二三.禮書》:「洋洋美德乎!宰制萬物,役使群眾,豈人力也哉?」《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籙役使鬼神,設章醮以通上界,建考照以達冥途。」
童乩     
瀏覽人次:889 收藏人次:0
者開始向童乩請示遭遇到的問題,一般來說,此時童乩說的話是常人無法理解的,須由法師向問神者解釋,之後將符籙與金紙燒化,儀式才算完成。(註2)除了在廟裡起壇之外,每當神明出巡刈香或回駕回鑾時,童乩都必須跟隨所附身的主神轎輿,替主神傳達給信眾的所有訊息,包括行進路徑的變更或停駐起駕時辰,以及幫人消災解厄。 養成雖說成為童乩需要挑選或機緣,但來源大致分成三類:一是由「神明挑選」,也就是先天就具備成為童乩的徵狀;二是繼承老乩童的衣缽;三是個人後天受情境影響而「起童」,繼而成為乩童。要成為稱職的乩童並非易事,被挑選中之後還必須經歷閉...
催命符     
瀏覽人次:861 收藏人次:0
促使人加速死亡的符籙。後比喻促使事情快速進行而無法抗拒的強制因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