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筆削     
瀏覽人次:976 收藏人次:0
筆,記載。削,刪除。古代用竹簡記載文字,有所更改就用書刀刮削,所以稱為「筆削」。語本《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後用作請人修改詩文的敬稱。《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蓄筆削之刑,懷輕重之意。」唐.韓愈〈讀荀〉:「孔子刪詩書,筆削春秋,合於道者著之,離於道者黜去之。」
春秋筆削     
瀏覽人次:1421 收藏人次:0
孔子作《春秋》,記事或詳、或略,或書、或不書,皆有微言大義寓於其間。故後世稱論事衡人嚴於褒貶者為得「春秋筆削」之旨。
    
瀏覽人次:49296 收藏人次:2593524
用刀刮除。如:「削皮」、「削鉛筆」。
用刀斜刮。如:「削髮」、「削足適履」。
奪去、刪除。如:「削減」、「削地」、「削職」、「削奪」、「削除」。
    
瀏覽人次:7816 收藏人次:5523104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鉛筆」、「蠟筆」、「水彩筆」。
文字的筆畫。如:「筆順」、「起筆」。
寫。如:「筆誤」、「筆者」、「代筆」、「絕筆」、「筆之於書」。
像筆一樣直的。如:「筆直」、「筆挺」。
文章的寫作技巧。如:「敗筆」、「伏筆」、「驚人之筆」、「神來之筆」。
量詞:A>計算書畫作品運筆的單位。如:「畫幾筆潑墨山水。」B>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兩筆獎學金」。C>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畫龍點睛     
瀏覽人次:25832 收藏人次:1473271
參考詞語︰點龍睛注音︰ㄉ|ㄢˇ ㄌㄨㄥˊ ㄐ|ㄥ漢語拼音︰diǎn lóng jīng釋義︰猶「畫龍點睛」。見「畫龍點睛」條。
01.明.張岱《瑯嬛文集.卷三.與周戩伯》:「細觀諸傳,見吾兄筆削之妙,增一字如點龍睛,刪一字如除棘刺。」
擅長     
瀏覽人次:11115 收藏人次:3784099
專長,專精於某一領域或技藝。《明史.卷二八九.忠義列傳一.王禕列傳》:「明年修元史,命禕與濂為總裁。禕史事擅長,裁煩剔穢,力任筆削。」清.徐珂《清稗類鈔.音樂類.閔蘿屛善琴》:「少時學琴於其叔某,兼習詩畫,而琴尤擅長。」
依樣畫葫蘆     
瀏覽人次:9990 收藏人次:666025
1.《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就連夜在客店裡打開行篋,取出些時務書,依樣葫蘆,寫下幾條,託顧舉人筆削,以為進身之具。」
02.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齣》:「只有一個史閣部,頗有忠心,被馬、阮內裡掣肘,卻也依樣葫蘆。」 參考詞語︰照樣葫蘆注音︰ㄓㄠˋ |ㄤˋ ㄏㄨˊ ㄌㄨˊ漢語拼音︰zhào yàng hú lú釋義︰即「依樣畫葫蘆」。見「依樣畫葫蘆」條。
01.《冷眼觀.第三回》:「每到坐堂的時候,那位稿門送了卷宗並點名單上去,直捷把此案要如何責押、如何發落說出來,要求那代理的官,照樣葫蘆,替他行事。」 參考詞語︰葫蘆依樣注音︰ㄏㄨˊ ㄌㄨˊ | |ㄤˋ漢語拼音︰hú lú yī ...
依樣葫蘆     
瀏覽人次:2955 收藏人次:404460
比喻一味模仿,毫無創見。參見「依樣畫葫蘆」條。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齣:「只有一個史閣部,頗有忠心,被馬、阮內裡掣肘,卻也依樣葫蘆。」《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就連夜在客店裡打開行篋,取出些時務書,依樣葫蘆,寫下幾條,託顧舉人筆削,以為進身之具。」
一字褒貶     
瀏覽人次:2721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故事內容4 相似、相反詞4.1 同義詞4.2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西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春秋雖以一字為褒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語譯:春秋雖然只用一個字就可以表達褒或貶,但還是需要用幾個字來湊成一句話。 解釋形容記事、論人的用詞嚴格有分寸。 故事內容無。 相似、相反詞 同義詞春秋之筆、春秋斧鉞(ㄩㄝ\)、春秋筆削(ㄒㄩㄝ\) 反義詞信口胡謅(ㄗㄡ)、信口開河、信口雌黃 例句他執筆報章社論,下筆剛勁簡潔,一字褒貶,無須贅言。
康有為     
瀏覽人次:589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58~1927)字長素,改字更生,晚年又字更甡,清學者及政治家,南海人。治經以今文為宗,旁採當時流行的西洋學術思想,自成一家言。光緒二十四年,以工部主事贊德宗行新政,失敗後亡命日本,組織保皇黨;民國成立後,謀復辟,迄無成。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大同書》、《春秋董氏學》、《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孟子微》等多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