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71.8821 ms
共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筆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章的氣勢。《南史.卷三三.范曄傳》:「筆勢縱放,實天下之奇作。」唐.杜甫〈醉歌行贈公安顏少府請顧八題壁〉詩:「詩家筆勢君不嫌,詞翰升堂為君掃。」
2.書法用筆的氣勢和腕力。《晉書.卷八○.王羲之傳》:「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
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力。如:「權勢」、「有錢有勢」、「仗勢欺人」、「勢力範圍」、「勢均力敵」。
威力。如:「火勢」、「水勢」、「風勢」。
動作的狀態。如:「手勢」、「姿勢」。
形貌。如:「山勢」、「地勢」。
情形、狀況。如:「時勢」、「局勢」、「情勢」、「勢所必然」。
機會。如:「乘勢追擊」。
雄性生殖器。如:「去勢」、「割勢」。
|
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筆畫。如:「起筆」、「筆順」、「走筆至此」。《晉書.卷八○.列傳.王羲之》:「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一面想,一面看那匾上的字,只見那縱橫波磔,一筆筆寫的儼如鐵畫銀鉤。」
|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
|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威虎振,劍拔弩張。」意思就是說韋誕的書法,就像龍盤繞著,虎振奮欲起,筆力雄健。像劍已拔出,弓已張開,筆勢豪放。後來「劍拔弩張」被用來形容書法筆力雄健。
|
胸有成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熟視:細看。
(3) 遂:進。
(4) 兔起鶻落:兔子剛躍起,鶻鳥就猛衝下來。此比喻書畫時筆勢的健疾。鶻,音ㄏㄨˊ,鷹一類的鳥,亦稱隼。見「兔起鶻落」。〔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宋.晁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據《雞肋集.卷八》引)
|
一波三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書法中一捺筆鋒需轉換三次方向,筆勢曲折變化。語本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後用以比喻事情進行曲折多變,很不順利。如:「這樁婚事一波三折,真是好事多磨。」亦形容文章結構的跌宕起伏多變化。如:「韓文公的議論文章,布局一波三折,文氣充沛。」也作「一筆三過」。
|
龍飛鳳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筆勢生動活潑。《老殘遊記》第九回:「草書寫得龍飛鳳舞,出色驚人。」也作「鳳舞龍飛」。
|
天真爛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的是盛唐時著名書法家張旭,他極好喝酒,酒後形骸放浪,意氣灑脫,放蕩不羈。而其字又如其人,揮灑之間,筆勢奇特奔逸、連綿迴繞,故有「草聖」之稱。岳珂評張旭之所以能為「草聖」,乃因其性格率真,不為傳統規矩所拘束,故能創造出新的風格。
|
力透紙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石渠寶笈.卷四四.明董其昌關山雪霽圖》:「此卷筆勢遒逸,不假渲染,力透紙背,直以書法為畫法耳。」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