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筆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擱筆的用具。如:「好精緻的筆擱。」也作「筆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置。如:「擱置」、「擱在桌上」。
停留、延緩。如:「延擱」、「耽擱」、「擱下」。
加入。如:「多擱點兒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字、畫圖的用具。如:「毛筆」、「鉛筆」、「蠟筆」、「水彩筆」。
文字的筆畫。如:「筆順」、「起筆」。
寫。如:「筆誤」、「筆者」、「代筆」、「絕筆」、「筆之於書」。
像筆一樣直的。如:「筆直」、「筆挺」。
文章的寫作技巧。如:「敗筆」、「伏筆」、「驚人之筆」、「神來之筆」。
量詞:A>計算書畫作品運筆的單位。如:「畫幾筆潑墨山水。」B>計算金錢、款項、交易等的單位。如:「一筆錢」、「兩筆獎學金」。C>計算文字筆畫數的單位。如:「『文』這個字共有四筆。」
投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列傳》載,東漢時,班超因家境貧困,只好為官府抄寫書籍,賺取微薄薪水,以供養母親,貼補家用。有一天,他做得有些厭煩,便停止抄寫,將筆擱置於一旁,嘆息說:「大丈夫應效法傅介子、張騫等人,立功邊疆,保家衛國,怎能長久從事文書工作,將生命耗費在筆硯之間呢?」於是決定從軍報效國家。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投筆從戎」,用來指棄文從軍,以衛國立功。
棄筆從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筆從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東觀漢記.卷一六.班超列傳》載,東漢時,班超因家境貧困,只好為官府抄寫書籍,賺取微薄薪水,以供養母親,貼補家用。有一天,他做得有些厭煩,便停止抄寫,將筆擱置於一旁,嘆息說:「大丈夫應效法傅介子、張騫等人,立功邊疆,保家衛國,怎能長久從事文書工作,將生命耗費在筆硯之間呢?」於是決定從軍報效國家。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投筆從戎」,用來指棄文從軍,以衛國立功。
紙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壓平、鎮住紙張的器物。如:「墊布、紙鎮、筆床、筆擱等,亦為文房中必備的器物。」
筆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擱筆的用具。唐.杜甫〈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詩〉二首之二:「筆架霑窗雨,書籤映隙曛。」也作「筆擱」、「筆格」、「筆床」、「筆山」。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