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4.19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答岔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插嘴說話。《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姑娘這纔曉自己說得是夢話,聽得她在那裡答岔兒,便呸的啐了一口說:『甚麼花兒,你收在鏡匣兒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如:「答案」、「回答」、「對答」、「答覆」。
回報。如:「報答」、「答謝」、「答禮」。
准許。如:「答應」。
狀聲詞。形容時鐘或水滴的聲音。如:「時鐘滴答滴答地走。」、「水滴沿著屋簷滴滴答答地落下!」
羞答答:不好意思的樣子。如:「新娘子看起來總是羞答答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歧的。如:「岔路」、「岔流」。
意外的事故或差錯。如:「出岔」。
旁出話題。如:「打岔」。
岔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陶瓦的碎片。如:「缸岔兒」、「瓦岔兒」。
意外發生的錯誤或變化。《兒女英雄傳》第一三回:「老師的臉面竟還好,只是怎生碰出這等一個岔兒來?」也作「岔子」。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