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8.28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箋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紙。也作「牋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信或題字用的紙。如:「紅箋」、「錦箋」、「信箋」。
書信、信札。如:「瑤箋」、「短箋」。
經傳的注釋。如:「箋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植物等的纖維質為原料而製成的物品,可用來書寫、畫畫、印刷等。如:「紙張」、「宣紙」、「包裝紙」、「圖畫紙」。
南腔北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人的語音不純,夾雜著方音。《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壁上懸的畫是楷書朱子治家格言,兩邊一副箋紙的聯,上寫著:『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泥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金箔製成的金色顏料,多用於書畫箋紙的塗飾和器具雕刻的髹漆。唐.白居易〈策林.二策項〉:「蓋人之在教,若泥金之在陶冶。器之良窳,由乎匠之巧拙。」
鸞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川所產的彩色箋紙。舊時常作為信紙。有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等十種顏色。《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雁帛鸞箋,通稱簡札。」也作「鸞牋」。
蠻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川所產的彩色箋紙。南唐.馮延巳〈更漏子.金剪〉詞:「金剪刀青絲髮,香墨蠻牋親劄。」宋.陸游〈漢宮春.羽箭雕弓〉詞:「淋漓醉墨,看龍蛇、飛落蠻牋。」也作「蠻箋」。
百子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或繡上很多小孩的吉祥圖案,用以祈求子孫眾多。《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中間懸著一軸百子圖的畫,兩邊貼著硃箋紙的對聯。」
蠻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川出產的箋紙。也作「蠻牋」。
2.高麗進貢的箋紙。明.陳耀文《天中記.卷三八.紙》:「唐,中國紙未備,多取於外夷,故唐人詩中多用蠻箋字,亦有為也;高麗歲貢蠻箋紙,書卷多用為襯。」也作「蠻牋」。
打草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草擬稿子。《喻世明言.卷一二.眾名姬春風弔柳七》:「拂開一幅箋紙,不打草兒,寫下〈千秋歲〉一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