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篆書五言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原名純芝,後更名璜,字萍生,號白石。年少學木工,善雕花。二十七歲始學書畫,詩文,篆刻。卒年九十五歲。   本幅篆書五言聯,聯文為:「群持山作壽;常與鶴同儕。」白石篆書吸取周、秦、兩漢精華,得力於「三公山碑」及「天發神讖碑」。是幅下筆穩健蒼勁,極其老辣,應為晚年之作。   本幅為蔡辰男先生捐贈。
篆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體名:(1)廣義的篆書,是指隸書以前的所有書體,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及小篆等;狹義的篆書則指大篆及小篆。相傳大篆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為李斯取史籀大篆省改而成。現今所稱的篆書,則多指小篆而言。(2)王莽時六書之一,即小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字體。如:「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漢字書體。參見「篆書」條。如:「大篆」、「小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魚頭中似丁形的骨頭。《爾雅.釋魚》:「魚枕謂之丁。」晉.郭璞.注:「枕,在魚頭骨中,形似篆書丁字,可作印。」
隸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體名:(1)篆書的簡化體,創始於秦,通行於漢、魏。早期隸書在字形結構上保留較多的篆書形跡,稱為「古隸」、「秦隸」;後來筆畫分出波磔,所形成的隸書稱為「八分書」。典型隸書的特點是:橫畫起筆回鋒,隆起如蠶頭之形;收筆頓筆挑起,具雁尾之狀。(2)楷書的別名。也作「今隸」。魏、晉至唐使用。
漢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記錄漢語的傳統文字。形聲字占絕大多數。歷代發展出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等多種字體。除記錄語言的功能外,漢字的藝術性高。三千餘年歷史中,對日本、韓國、越南諸國語文曾產生極深遠的影響。也稱為「中國字」、「中國文字」。
繆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摹刻印章用的篆書。因筆畫屈曲纏繞,故稱為「繆篆」。王莽時官定為六書之一,相當於秦八體書中的摹印。
六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王莽時的六種字體。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漢書.卷三○.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也稱為「六書」。
隸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字學上指將篆書改寫為隸書的經過。惟寫定時往往摹擬篆體的結構,此點與「隸變」不同。如「隸古定尚書」即指將以古文書寫的《尚書》改以隸書寫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