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篤信     
瀏覽人次:2772 收藏人次:271075
1.專厚於誠信。《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2.深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篤信好古     
瀏覽人次:215 收藏人次:0
專心勤學古代典籍。明.劉基〈陳司戶墓誌銘〉:「慱貫經史,蜚聲庠序,而弗競弗來,篤信好古,薦辟數不就。」也作「篤學好古」、「篤志愛古」。
    
瀏覽人次:29641 收藏人次:2212093
堅持、固執。如:「篤志」。《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瀏覽人次:16490 收藏人次:937487
2.敬仰、崇奉。如:「信奉」、「信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48735 收藏人次:1275107
05.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子夏篤信聖人,曾子反求諸己。」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31362 收藏人次:1643363
仕途順暢,當時部分士人對他頗有看法,認為他缺乏操守,唯靠附庸帝王,隨波逐流而已。但沈約雖位高名重,卻篤信佛法,寡少嗜欲,為官清廉,用度節儉,亦非一般汲汲榮利、追名逐臭之輩。在〈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中,沈約讚美梁鴻、嵇康等人的品行「就像日月一樣的高潔,也像孤高的香花開放在遙遠的山林之中」,並以此自勉。後來沈約因得罪梁武帝,憂懼而死,朝議認為沈約文名盛極,欲諡為文侯,獨梁武帝認為沈約「情懷不盡」,改諡為隱侯,才符合沈約的行誼。〈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的這段文字,似可做為最好的註解。後來「孤芳自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
包羅萬象     
瀏覽人次:23587 收藏人次:2876542
經,教世人宅位風水之學,這些書的主旨雖大同小異,但每本所闡述的頗多不同,若不遍覽則無以會通。有不少人篤信風水,在一知半解之下,死守禁忌,房子蓋好也不敢住,實在可惜!這些知識「包羅萬象」、內容廣泛,包括日月、乾坤、寒暑、雌雄、晝夜、陰陽等各方面,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又是祖先留下來的智慧,一定要好好利用。所以作者除了作序外,還寫了一篇總論,描述這本書的基本理論,讓讀者容易入門。「包羅萬象」這句成語被用來形容內容豐富,應有盡有。
強詞奪理     
瀏覽人次:16519 收藏人次:664455
僧人康僧會為在江南弘法,來到建業,奉勸孫權信佛並建寺塔,顯佛骨舍利神蹟,於是孫權命人建塔十三座,自此篤信佛教。後來孫皓繼位,他暴虐無道,施行苛政,並要拆毀廟宇,褻瀆神佛。眾臣力勸不可,他們認為佛之能力跟其餘眾神不同,且佛塔是先王所建,若輕易拆毀,恐怕會遭到天譴,到時就後悔莫及了。孫皓因此猶豫不決,決定派張昱先去會見僧會,試探他的實力。張昱年輕好辯,又不信鬼神之事,向僧會提出了不少詰難。僧會雖已年老,但面對張昱的詰問仍回答得頭頭是道,使張昱無懈可擊,反被折服,只得回去向孫皓覆命。孫皓知道了僧會的辯才無礙之後,更想見他一面,於是召集了公卿百官,又派人去接僧會入宮。僧會來到宮中之後,孫皓也提出許多問...
登峰造極     
瀏覽人次:16472 收藏人次:1181717
等修辭技巧,較之一般志怪小說,更富文學價值。在《世說新說.文學》中記載了關於晉簡文帝的一段話。簡文帝篤信佛教,研究佛經,見經上云如果淨化磨練自己的精神,就可以成佛。便有所感觸的說道:「不知道照這樣去做,是不是馬上就可以達到登峰造極?不過我以為平日薰陶磨練的功夫,應該仍然不可荒廢啊!」成語「登峰造極」就從原文摘錄,比喻成就達到極點或造詣高深精絕。
一時之選     
瀏覽人次:13116 收藏人次:370343
當世傑出的人才。唐.張說〈贈太州刺史楊公神道碑〉:「年十三調太宗挽郎,尋補潞王典籤,大夫門子,執紼橋山,王國詞人,曳裾睢苑,皆一時之選也。」《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張老篤信有智,祈午臨事鎮定,臣父匄能識大體,皆一時之選。」也作「一時之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