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賄賂或行賄。《北史.卷七六.樊子蓋傳》:「臣安敢清?止是小心不敢納賄耳!」
招權納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持權柄,收受賄賂。《明史.卷一七一.楊善傳》:「氣勢烜赫,招權納賄,亨輩嫉而間之,以是漸疏外。」也作「招權納賂」、「招權納賕」。
攬權納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持權力,收受賄賂。《官場維新記》第六回:「及到了湖北,方才曉得李統領因為京裡有人參他攬權納賄等事,所以急於韜光養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如:「出納」、「交納」。
接受。如:「採納」、「接納」、「笑納」。
交付。如:「納稅」、「納糧」。
享受。如:「納福」、「納涼」。
懷疑。如:「納悶」。
驚異。如:「納罕」。
縫補。如:「納鞋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人財物,企圖有所請託。如:「行賄」、「賄選」、「賄賂」。
用來行賄的財貨、財物。如:「受賄」、「索賄」。
趨之若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鶩,鴨。趨之若鶩指像成群的鴨子般跑過去。形容前往趨附者極多。《孽海花》第二十七回:「白雲觀就是他納賄的機關,高道士就是他作惡的心腹,京外的官員,那個不趨之若鶩呢?」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隋唐演義》第八七回:「楊國忠總理朝政,一味逢君欺君,招權納賄。這些貪位慕祿、趨炎附勢之徒,奔走其門如市。」
黨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明史.卷二四四.列傳.楊漣》:「五年,其黨大理丞徐大化劾漣、光斗黨同伐異,招權納賄,命逮文言下獄鞫之。」
姑息養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分縱容,助長壞人壞事。《清史稿.卷二九五.隆科多傳》:「孰知朕視為一德,彼竟有二心,招權納賄,擅作威福,欺罔悖負,朕豈能姑息養奸耶?」
貪官汙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財納賄的官吏。《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驅除這些貪官汙吏,使威名蓋世。」《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此外有等貪官汙吏,不顧官聲,不惜民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