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3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納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一禮。男方遣派媒人攜帶一定的禮物,向女家正式求婚。《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鴈。」《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道言未了,只聽得外面鼓樂喧天,盧生來行納采禮,正在堂前拜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色、風度。如:「風采」、「神采飛揚」、「興高采烈」。
顏色。通「彩」。如:「文采」、「多采多姿」。
美好、出色。通「彩」。如:「喝采」。
摘取、擇取。通「採」。如:「采集」、「采摘」、「采風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如:「出納」、「交納」。
接受。如:「採納」、「接納」、「笑納」。
交付。如:「納稅」、「納糧」。
享受。如:「納福」、「納涼」。
懷疑。如:「納悶」。
驚異。如:「納罕」。
縫補。如:「納鞋底」。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地送禮巴結紅娘,為了表明心跡,對紅娘說道: 「數日來,行忘止,食忘飽,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於枯魚之肆矣。」表面上張生是因為相思之苦,幾乎要為相思而死,而想要與鶯鶯私會,但實際上卻是因色欲薰心,急切地想得到鶯鶯,所以才假借相思之名以軟化其心,倘若是真誠地要與鶯鶯諦結鴛盟,又何必急於一時呢?因此可得知,張生自一開始便不打算與鶯鶯廝守終身。  不久之後,張生以文調及期,又當西去,臨去當晚他的表現是:  不復自言其情,愁嘆於崔氏之側。如果僅僅是趕考,自然不久就會回來,為何還要「愁嘆於崔氏之側」...
枯魚之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賣乾魚的市場。《莊子.外物》:「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比喻處於困境。唐.元稹《鶯鶯傳〉:「若因媒氏而娶,納采問名,則三數月間,索我於枯魚之肆矣!」
下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時婚禮,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儀禮.士昏禮》:「昏禮,下達,納采,用鴈。」漢.鄭玄.注:「達,通也。將欲與彼合昏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采擇之禮。」
納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三禮。問名之後,男方卜得吉兆後,備禮使媒人通知女家。《儀禮.士昏禮》:「納吉用鴈,如納采禮。」漢.鄭玄.注:「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昏姻之事於是定。」
六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在確立婚姻過程中的六種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明.孟稱舜《桃花人面》第五齣:「小生與姐姐,雖無六禮之期,偶有半面之雅。」
問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婚嫁六禮中的第二禮。在納采之後,由男方派人到女家問新娘的姓名及生年月日,用來占卜吉凶、合八字。《禮記.昏義》:「是以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下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種茶時下了種子,就不可移植,所以古代結婚必以茶為聘禮,取其不移的意思,稱為「下茶」。明.許次紓《茶疏.考本》:「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結昏必以茶為禮,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猶名其禮曰『下茶』。」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三齣:「呀,我女已亡故三年。不說到納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沒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