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8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素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知悉。唐.周曇《春秋戰國門詩.毛遂》:「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三國演義》第三回:「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如:「素服」、「素衣」、「素絲」。
質樸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淨」。
事物的本質。如:「因素」、「元素」、「色素」。
一向的、平常的。如:「平素」、「素行」、「素志」、「素日」、「素願」、「素不相識」。
非葷腥的食物。與「葷」相對。如:「素食」、「他向來吃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招待、禮遇。如:「知客」。
主持。如:「知縣」。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束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約束修整。《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先公既以武功書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孫,故能束脩,不觸羅網。」《晉書.卷九六.列女列傳.王凝之妻謝氏》:「道韞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於帳中,柳束脩整帶造於別榻。」也作「束修」。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一首詩,意思是說雖然夫妻都還活著,卻再也無法團聚了。樂昌公主看了詩以後非常難過,再也不肯吃東西。楊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感動,就讓樂昌公主回到徐德言身邊,這對夫妻終於能夠重新團圓。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破鏡重圓」,用來比喻夫妻離散或感情決裂後重新團圓合好。
亡命之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張耳》張耳1>者,大梁2>人也。其少時,及魏公子毋忌3>為客4>。張耳嘗亡命5>游6>外黃7>。外黃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張耳,乃謂女曰:「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女聽,乃卒為請決,嫁之張耳。張耳是時脫身游,女家厚奉給張耳,張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為外黃令,名由此益賢。陳餘者,亦大梁人也,好儒術,數游趙苦陘。富人公乘氏以其女妻之,亦知陳餘非庸人也。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注解〕 (1) 張耳:?∼西元前202,戰國末大梁人。為魏信陵君食客,亦曾為外黃令。與陳餘為刎頸交。後隨陳涉起兵抗秦。 (2) 大梁:地名。在今河南省開封...
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做人的態度、為人處世。《論語.學而》:「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三國演義》第三三回:「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
名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名譽節義。《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為然諾者也。」
禍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害憂患。《三國演義》第三回:「植素知董卓為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紅樓夢》第二一回:「你拿著終是禍患,不如我燒了他完事。」
贖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行動或財物來抵銷罪過或免除刑罰。《三國演義》第二九回:「某素知于道人能祈風禱雨。方今天旱,何不令其祈雨以贖罪?」《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富翁道:『小子情願贖罪罷!』即忙叫家人到家中拿了兩個元寶,跪著討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