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95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尚核實的言論。南朝梁.任昉〈為府僚勸進梁公牋〉:「且明公本自諸生,取樂名教,道風素論,坐鎮雅俗。」
同元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元素論為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E.L. Thorndike)所提出。此項理論認為新舊兩種學習情境因為具有相同的元素,才使得舊學習的效果能遷移到新學習中。而且相同的元素越多,遷移的量也就越多。反之,若是相同的元素越少,遷移的效果也就越差。若是新舊學習之間沒有任何共同元素存在,則無學習遷移的可能。
  桑代克之所以會提出同元素論,是因曾研究拉丁文的學習是否會遷移到其他的學科。結果發現學過拉丁文的學生並不見得比沒有學過拉丁文的學生有較好的學業成績。因此桑代克認為十八世紀所流行的形式訓練說(formal discipline theory)強調發展一般性的技能就可遷移到其他不同的領域...
特質因素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特質因素論建基於官能心理學與差異心理學的基礎之上,認為特質為個別差異的重要指標,個人在性向、能力、興趣等方面有相當大的個別差異,而每一種職業的理想特質亦各有不同,因此如何將個人的屬性與職業做最適當的媒合,即為職業輔導的重點。
  基於此一理念,特質因素論的職業輔導主要即在協助當事人蒐集有關自我以及職業方面的資料,藉理性、認知的方式,逐步教導當事人做好職業的選擇或問題的處理:
  1.分析:藉各種途徑與工具,蒐集當事人各方面的資料。
  2.綜合:以個案研究的方法及測驗側面圖方式,綜合整理個案資料。
  3.診斷:描述個案特質或問題所在,比較各項資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如:「素服」、「素衣」、「素絲」。
質樸無華的、清淡的。如:「樸素」、「素妝」、「素淨」。
事物的本質。如:「因素」、「元素」、「色素」。
一向的、平常的。如:「平素」、「素行」、「素志」、「素日」、「素願」、「素不相識」。
非葷腥的食物。與「」相對。如:「素食」、「他向來吃素。」
類推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推反應目錄1 前言2 人物理論3 舉例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對於以前從來遭遇過的情境,由什麼決定反應的方式?桑代克認為我們就以前所遭遇的情境與現在情境的關係來反應。在熟悉及不熟悉的二個情境間的遷移量,由兩個情境中共同元素的多寡來判定。此即桑代克聞名的訓練遷移的共同元素論。 人物理論桑代克以其遷移理論,反對長期以來以形式訓練說為基礎的遷移。如第三章所述,我們了解形式訓練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後者主張人類的心智是由許多不同的官能所組成,這些官能包括注意、推理、判斷和記憶。一般相信這些官能經由練習而強化,例如,練習推理可...
聯結轉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結轉換目錄1 前言2 學者論述3 實驗歷程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聯結轉換與桑代克的共同元素論有密切的關係。演示組合替換的程序-開始係在某一情境與某一反應之間建立聯結。接著,在黃情境逐漸放棄在原情境中的部分刺激元素,同時加入不在原情境中的部分刺激元素。根據桑代克的共同元素論,在新情境中只要有足夠的原情境中的元素,就會出現相同的反應。 學者論述如此方式,藉著改變許多的刺激可執行相同的反應。如此方式,藉著改變許多的刺激可執行相同的反應,最後造成的...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