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3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索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索討、求取。如:「索取簡章」、「索取說明書」。《三國演義》第一回:「朝廷差黃門左豐前來體探,問我索取賄賂。」《紅樓夢》第三三回:「尊府不比別家,可以擅來索取,因此啟明王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討、要。如:「索求」、「來函索取」。《韓非子.說林上》:「索救而得,今子有憂色何也?」《三國志.卷六.魏書.袁紹傳》:「馥懷懼,從紹索去,往依張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如:「取款」、「收取」、「各取所需」、「探囊取物」。
選擇所需。如:「選取」、「錄取」、「取景」、「取道」、「取名」、「就地取材」。
尋求。如:「取暖」、「取笑」、「自取滅亡」、「飲酒取樂」。
接受。如:「吸取」、「聽取」、「分文不取」。
得到。如:「取信於人」。
錙銖必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婚姻素對,靖侯成規。近世嫁娶,遂有賣女納財,買婦輸絹1>,比量2>父祖,計較錙銖3>,責4>多還少,市井5>無異。或猥婿在門,或傲婦擅室,貪榮求利,反招羞恥,可不慎歟! 〔注解〕 (1) 輸絹:給予絹帛。絹,音ㄐㄩㄢˋ。 (2) 比量:比試較量。 (3) 錙銖:音ㄗ ㄓㄨ。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 (4) 責:要求、索取。 (5) 市井:指買賣行為。
予取予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我這裡求索取用。語出《左傳.僖公七年》。後用「予取予求」比喻任意取求,需索無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索取、討取。如:「要帳」、「要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例]這場義演晚會的入場券,請逕向主辦單位索取
戶限為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唐代李綽《尚書故實》記載,南朝陳智永禪師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孫子,勤練書法,以此聞名。當他住在永福寺時,來向他索取書法的人很多,多到把房子的門檻都踏穿了。後來「戶限為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來訪人數眾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要求、索取。如:「責求」。《左傳.桓公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獲得、索取。如:「收入」、「收支」、「徵收稅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