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終不成     
瀏覽人次:143 收藏人次:0
莫不成,難道。《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張協狀元.第一二出》:「平日裡終不成跪拜底與它一貫,唱喏底與它五百?沒這般話頭。」《紅樓夢》第五七回:「大了該出閣時,自然要送還林家的,終不成林家女兒在你賈家一世不成!」也作「終不道」、「終不是」、「終不然」。
    
瀏覽人次:31993 收藏人次:10438547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24281 收藏人次:5172267
事情達到預定目標。與「敗」相對。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指人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階段。如:「成熟」、「成人」、「成蟲」。
可以。如:「這樣子做也成。」、「我不會同意你去做這事,不成就是不成。」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規」、「成見」「成語」、「一成不變」。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促成。如:「成全」、「玉成」、「君子有成人之美」。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成果。如:「坐享其成」、「守成不易」。
已做好的。如:「成品」、「成衣」、「成藥」。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姓。
    
瀏覽人次:8282 收藏人次:2374807
結束。如:「終結」、「終止」、「樂曲終了」、「曲終人散」。
死亡。如:「送終」、「善終」、「臨終」。
結局、最後的時刻。如:「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
最後的、最末的。如:「終點」、「終站」。
到底、畢竟。如:「終究」、「終歸」、「終於」。
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如:「終年」、「終日」、「終生」、「終夜」。
不成     
瀏覽人次:1011 收藏人次:0
1.無所成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三國演義》第四回:「今事不成,乃天意也!」
2.不行。《紅樓夢》第五七回:「寶玉伸手要,襲人遞過,寶玉掖在被中,笑道:『這可去不成了。』」
3.難道。表示反詰的語氣。宋.程垓〈鳳棲梧.有客錢塘江上住〉詞:「芳草夢魂應記取。不成忘卻池塘句。」《水滸傳》第二八回:「看你怎地奈何我!沒地里倒把我發回陽谷縣去不成?」
囫圇吞棗     
瀏覽人次:87813 收藏人次:8543128
一二四.陸氏》而今不欲窮理則已,若欲窮理,如何不在讀書講論?今學者有幾個理會得章句?也只是渾淪吞棗,終不成又學他,於章句外別撰一個物事,與他鬥。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51179 收藏人次:4201655
相傳戰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歧路燈》第一○一回:「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作「學步邯鄲」。
白雲蒼狗     
瀏覽人次:31127 收藏人次:2192491
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參見「白衣蒼狗」條。清.姚鼐〈慧居寺〉詩:「白雲蒼狗塵寰感,也到空林釋子家。」
見異思遷     
瀏覽人次:20200 收藏人次:1756793
見到新奇的事物就改變心意。比喻意志不堅定。《文明小史》第一四回:「怕的是他們小孩子們,見異思遷,我這個館地就坐不成了。」
家徒四壁     
瀏覽人次:18194 收藏人次:1187472
家中只剩四面牆壁。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我亦卜居者〉詞:「好在書攜一束,莫問家徒四壁,往日置錐無。」《孽海花》第三回:「那時正是家徒四壁,囊無一文。」也作「家徒壁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