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結構圖     
瀏覽人次:155 收藏人次:0
軟體工程中,以圖形表示系統中所有模組、資料及其間調用情形與層次關係的描述方法。
    
瀏覽人次:25214 收藏人次:2290765
相交、聯合。如:「結合」、「結識」、「結交」、「結伴」、「集會結社」、「義結金蘭」。
終了、收束。如:「結束」、「結帳」、「結案」、「結算」、「結業」、「了結」。
凝凍。如:「結凍」、「結冰」。
植物結果。如:「結了果實」、「樹上結了許多果子。」
構成、形成。如:「結仇」、「結怨」。
繩、線或帶子所結成的紐。如:「領結」、「死結」、「蝴蝶結」。
心中糾纏難解的地方。如:「糾結」、「心有千千結」。
表示保證或負責的文件字據。如:「具結」、「保結」、「切結書」。
結實:A>堅固。B>強健。如:「運動員的肌肉都滿結實的。」
結結巴巴:形容口吃的樣子。如:「他說話老是結結巴巴的,真教人著急。」
    
瀏覽人次:16546 收藏人次:2891031
組織。如:「架構」、「機構」、「結構」。
設想、規劃。如:「構思」、「虛構」、「構想」。
結成、造成。如:「構怨」。
作品。如:「佳構」。
搭蓋、建造。如:「構築」、「構屋結舍」。
    
瀏覽人次:13284 收藏人次:4007638
由各種形狀、線條、色彩所組成的畫面。如:「地圖」、「圖畫」、「圖片」、「插圖」、「圖表」。
謀取、希望得到。如:「圖謀」、「企圖」、「唯利是圖」、「貪圖名利」。
計謀、計策。如:「良圖」、「鴻圖大展」。
結構     
瀏覽人次:3736 收藏人次:233547
1.各組織成分的搭配、排列或構造。如:「這篇文章的結構很完整。」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於是詳察其棟宇,觀其結構。」
2.勾結。唐.陸贄〈參議竇參等官狀〉:「今者再責竇參,特緣別有結構,陸下親自尋究,審得事情所與連謀,固知定數。」
構圖     
瀏覽人次:1947 收藏人次:589246
藝術家在創作時,根據題材和主題思想,將要表現的形象構成一個大略而完整的畫面。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16583 收藏人次:102370
目錄1 焦點團體訪談法(focusing group interviewing)1.1 壹、焦點團體訪談法特性1.2 貳、焦點團體訪談法之種類1.3 參、焦點團體訪談法之運用步驟1.3.1 一、 Preparation 準備階段1.3.2 二、 Implementation執行階段1.3.3 三、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分析與詮釋階段1.4 肆、焦點團體的主持技術 焦點團體訪談法(focusing group interviewing)又稱為「焦點團體法」或「焦點訪談法」,社會科學習慣以「焦點團體」代稱之。 簡單地來說,焦點團體訪談法就是將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套...
概念構圖教學法     
瀏覽人次:4871 收藏人次:102713
目錄1 概念構圖教學法1.1 教學模式1.2 中英文關鍵字1.3 參考資料 概念構圖教學法  概念構圖教學法是由美國教育學者諾巴和高丈(Novak&Gowin,1984)提出。基於Ausubel的同化理論:(1)學習材料需具意義;(2)學習者具先備知識;(3)學習者表示學習動機。其是為融入概念構圖的教學方法,包含概念構圖技巧的介紹,並進行導入訓練,使有效融入學習歷程。  概念構圖是將教材或一篇文章的重要概念抽出,重新以一新的「核心概念」為主題,由學習者將前述抽出的概念在此核心概念下重新組織起來。是一種增進學生後設認知能力的有效教學法,也是評鑑學生理解能力學習的最合適方法。(陳嘉陽,20...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瀏覽人次:781 收藏人次:0
NTUE-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校門目錄1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 簡史3 現況4 學術研究與交流5 圖書館6 建築設備7 學生生活8 師資培育與實習輔導9 進修推廣服務10 未來展望11 資料來源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本校傳承悠久歷史,同時掌握時代脈動,擁有溫馨的校園環境、蓬勃的學生活動、暢通的溝通管道、實用的多軌課程結構、濃厚的學術研究風氣及卓越的師資培育方式,除致力於教育本業人才之培育外,亦創新拓展相關學術領域,是有志於教育文化產業者最佳的選擇。 簡史本校創立公元1895年,初名芝山巖學堂,翌年改稱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1920年改名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1927年分割為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今臺北...
兒童美術自由創作的方式     
瀏覽人次:566 收藏人次:100937
兒童美術自由創作的方式會畫的孩子是自己教出來的,因為畫得很好的孩子多半具有天賦本能,並不是後天教導出來的,所以美術教育的功能沒有必要過份誇大。如何讓想像力透過造形的語言表達出來,才是落實兒童美術教育的一大重點。目錄1 一、分齡教學不是唯一可行的路2 二、變化的觀念與文化的思考方式有關3 三、美術教學還有更大的開發空間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分齡教學不是唯一可行的路許多人主張分齡教學,認為某個年齡的孩子只有做某些材料的能力,其實並不盡然,當中還有許多個別差異。所謂的美術題目應該是由造形的思考出發,而不只是把文學題目借用過來,純粹的美術題目所要處理的只是形色上的問題,而不是要表達具體的主題內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