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7.6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結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將繩子打結。如:「童軍老師教我們許多結繩的方法。」
2.上古無文字,以繩作結為記事的方法。參見「結繩記事」條。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
纍瓦結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堆砌無用的言詞。《莊子.駢拇》:「駢於辯者,纍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而敝跬譽無用之言。」
結繩而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無文字,故用結繩的方法來記事。《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後亦比喻以最清簡的方法來治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人皆如此,便可結繩而治,但恐狐狸貒貉啖盡。」
結繩記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古時代沒有文字,為了幫助記憶或傳達事情,以繩子打結的方法來記事。相傳每一個結表示一件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當事情完了,便把結解開。現今部分沒有文字的民族,仍保存此種結繩記事的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繩或線相鉤連。如:「結網」、「結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兩股以上的絲、麻、草或金屬絲等揉成的長形索。可供綁東西或運動用。如:「絲繩」、「麻繩」、「草繩」、「跳繩」。
規矩、準則。如:「準繩」。
約束、制裁。如:「繩之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改變。如:「變易」、「易容」、「移風易俗」。《易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打獵。通「田」、「畋」。《易經.繫辭下》:「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
變本加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據《文選》引)式觀元始,眇覿玄風。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時義遠矣哉!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為積水所成,積水曾微增冰之凜。何哉?蓋踵其事而增華1>,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隨時變改,難可詳悉。 〔注解〕 (1) 踵其事而增華:繼承前人事業,使之更加完善美好。見「踵事增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繩線編成捕捉動物的器具。網的初文。《易經.繫辭下》:「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資治通鑑.卷三二.漢紀二十四.成帝元延三年》:「南驅漢中,張羅罔罝罘,捕熊羆禽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