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絕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隔絕難通的邊遠地方。《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臣伏自惟念,卒伍小吏,實願從谷吉效命絕域。」唐.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絕域陽關路,胡沙與塞塵。」
遐方絕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遠地區。宋.李清照〈金石錄後序〉:「後二年,出仕宦,便有飯蔬衣練,窮遐方絕域,盡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將,漸益堆積。」也作「遐方絕壤」。
殊方絕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方人跡罕至的地方。唐.呂溫〈地志圖序〉:「名山大川,隨顧奔走,殊方絕域,舉意而到。」《元史.卷一八一.揭傒斯傳》:「殊方絕域,咸慕其名,得其文者,莫不以為榮云。」
絕域殊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遠的異地。《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故雖有峻山鉅海之隔,絕域殊方之迥,登降詭曲之因,皆可得舉而定者。」也作「絕域異方」。
絕域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遠的異地。宋.蘇軾〈御試制科策〉:「朝廷置靈武于度外幾百年矣,議者以為絕域異方,義不敢近,而況於取之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距離遙遠。《漢書.卷六.武帝紀》:「其令州邵察吏民有茂村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文選.李陵.答蘇武書》:「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疆界內的地方。如:「區域」、「異域」、「疆域」。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軀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便為上損國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輩、儕類。如:「爾曹」、「吾曹」、「女曹」。《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山,反顧,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舍其下。」瞻悵久之,雲移乃得去。同府參軍鄭崇質母老且疾,當使絕域。仁傑謂曰:「君可貽親萬里憂乎?」詣長史藺仁基請代行。仁基咨美其誼,時方與司馬李孝廉不平,相語曰:「吾等可少愧矣!」則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賢,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詩二首之二。 (2) 讓:譴責。 (3) 黃卷:書籍。古時為防書蠹,多用黃蘗染紙,因紙色黃,故稱為「黃卷」。 (4) 偶:和。 (5) 黜陟使:唐太宗時恢復對地方的監察制度,派卿、監巡察各州,有罷免或升擢地方官吏之權,稱為「黜陟使」。黜,音ㄔㄨˋ,貶斥。陟,音ㄓ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