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8.52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統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領軍隊。《三國演義》第一回:「劉焉令鄒靖引玄德等三人,統兵五百,前去破敵。」《儒林外史》第八回:「次年,寧王統兵破了南贛官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如:「兵器」、「兵械」、「短兵相接」。
戰士。如:「步兵」、「兵卒」、「兵來將擋」、「單兵攻擊」。
軍隊。如:「揮兵進攻」、「兵強馬壯」、「鳴金收兵」。
與軍事或戰爭有關的。如:「兵法」、「兵略」、「兵不厭詐」、「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代相傳的體系。如:「傳統」、「系統」、「道統」、「血統」。
總括。如:「統計」、「統算」、「統括」。
集結合一。如:「統一」、「統合」。
率領、統領。如:「統率」、「統治」。
器物圓而中空的部分。通「筒」。如:「短統襪」、「長統靴」。
如虎添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虎添翼」意指本就兇猛威武的老虎,若添上了翅膀,將變得更加神勇無敵,此語見於諸葛亮所撰著的兵書《將苑》。《將苑》一書,內容主要論述用兵領將的謀略與技巧,〈兵權〉為其首篇,主要談論將領掌握兵權的重要性。所謂兵權,就是將帥統率三軍的實際權力。軍隊中的將領若能執管兵權,掌握操控軍隊的威勢,如此統兵馭將,將如猛虎插上雙翅,可以翱翔於天下各方,無論遇到什麼狀況,都能靈活而充裕地因應。反之,則如魚、龍離開了江海湖泊,再也無法遨遊嬉戲於浪濤之上。諸葛亮文中以「譬如猛虎,加之羽翼」比喻將帥掌有兵權,能依自己的意志指揮軍隊,使軍力發揮到極限,使戰力更加強盛。後來「如虎添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強...
養尊處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三九.兵志十》:「九年,令各統兵官習射以六力弓為度,習槍以迅速命中為度,申明教誡,力挽積習,不得養尊處優。」
抱頭鼠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像鼠懼人一般,狼狽逃走的樣子。參見「奉頭鼠竄」條。宋.蘇軾〈擬侯公說項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儒林外史》第八回:「次年,寧王統兵破了南贛官軍,百姓開了城門,抱頭鼠竄,四散亂走。」
涓滴歸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劉坤一〈自強軍奉調赴東節經布置江防片〉:「李占椿統兵有年,威惠兼施,廉明篤實,於所部各營軍餉截曠銀兩,無不據實開報,涓滴歸公,一洗軍營陋習,操守實為可信。」
英雄無用武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并力拒曹公。 〔注解〕 (1) 操: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今安徽省亳縣)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爵魏公,旋進爵魏王,加九錫。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2) 芟夷大難:戡除亂賊。芟,音ㄕㄢ。 (3) 荊州:漢所置的十三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古代指統兵在外的統帥或軍事機構。唐.白居易〈祭張敬則文〉:「自膺閫職,益茂勛猷。」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至京口,得間奔真州,即具以北虛實告東西二閫,約以連兵大舉。」
全軍覆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白居易〈蠻子朝〉詩:「鮮于仲通六萬卒,征蠻一陣全軍沒。」自注:「天寶十三載,鮮于仲通統兵六萬,討雲南王閤羅鳳於西洱河,全軍覆沒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