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絲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服。《詩經.周頌.絲衣》:「絲衣其紑,載弁俅俅。」
2.《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絲衣,繹賓尸也。」本章二句為:「絲衣其紑,載弁俅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身上穿的,用來蔽體禦寒的東西。如:「毛衣」、「雨衣」、「豐衣足食」。
包在物體外的東西。如:「糖衣」、「書衣」。
苔衣、地衣:指苔蘚等延貼地面、岩石或樹皮上生長的隱花植物。
衣缽:原指佛教徒傳承的信物,後泛指師父傳給弟子的學問或技藝。如:「衣缽相傳」、「承其衣缽」。
文言動詞。穿著。如:「衣錦還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絲。蠶所吐的東西,可製造絹帛。如:「絲線」、「絲巾」、「絲被」、「絲織品」。
指細長如絲的東西。如:「雨絲」、「髮絲」、「鋼絲」。
極細微的。如:「絲毫」、「一絲不苟」、「一絲微笑」。
指以絲為弦的弦樂器。如:「絲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鼎。《爾雅.釋器》:「鼎絕大謂之鼐。」《詩經.周頌.絲衣》:「鼐鼎及鼒。」漢.毛亨.傳:「大鼎謂之鼐。」《宋史.卷一○四.禮志七》:「八年,用方士言,鑄神霄九鼎成,曰太極飛雲洞劫之鼐、蒼壺祀天貯醇酒之鼎。」
鎧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戰服。多用金屬片綴成,以扺禦兵器穿刺。《淮南子.說林》:「人性便絲衣帛,或射之則被鎧甲。」《三國演義》第一回:「各置全身鎧甲,共聚鄉勇五百餘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澤鮮明、潔白。《詩經.周頌.絲衣》:「絲衣其紑,載弁俅俅。」
俅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恭順的樣子。《詩經.周頌.絲衣》:「絲衣其紑,載弁俅俅。」
尖尖趫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婦女小腳嬌俏有致的形態。《金瓶梅》第三二回:「上著藕絲衣裳,下著翠綾裙。尖尖趫趫一對紅鴛。」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